写在前面的话
周末,在某宝上买的上课用的大白纸到了。拆开包裹一看,果然符合“大白纸”三个字,纸张又厚又长,长度刚好是楚妞的身高。楚妈正在发愁该怎么裁开,突然回想起前几天在《正面管教家长讲师指南》上看到的“关注优点”的活动,索性先在楚妞身上实践起来。
情景再现
第一步:楚妈把大白纸平铺在地板上,让楚妞躺在上面,把身体的轮廓描下来。
第二步:楚妈和楚妞头脑风暴,尽可能多地思考楚妞有哪些优点,每想到一个优点,楚妈就用笔写在大白纸上,楚妞在纸的另一边画上对应的图案。(因为楚妞喜欢画画,为了增加她的参与度,所以楚妈就让她在旁边配图,但配图不是必须步骤)
图片左边写的都是楚妞的优点,比如“看书认真”、“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会讲故事”等,这些都是刚开始写出来的,主要是楚妈想和写,楚妞配图。
后来,慢慢地,楚妞的参与热情越来越高,情绪越来越兴奋,说的也越来越多,“写优点”逐渐变成了“写楚妞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喜欢画地图”、“喜欢吃棉花糖”、“喜欢圣诞树”等,主要写在了中间。(写孩子喜欢做的事情也ok,因为通过这些事情,孩子也可以认识到她是有能力的,是被父母全心全意爱着的)
第三步,纸上要留点空间,以便于以后添加可能会想到的孩子的其他优点。(这一点楚妈做的不太好,大家通过图片可以看到,基本上全都写满、画满了)
第四步,把大白纸贴在卧室的墙上,每天楚妞睡觉前或者起床时都能看得到。
第五步,每天晚上睡觉前,楚妈都会问楚妞一句:“你觉得今天自己哪里做的很好?”然后,把她认为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或者父母观察到的她的优点和能力添加到大白纸上。
红色方框里的内容为后来添加的内容,基本上每天都能写一条,大部分添加的内容都是楚妞自己想出来的,比如“勇敢地骑了大轮自行车”、“见到陌生人不害羞”等,少部分内容是楚妈提醒她的,比如楚妈说“你今天接了长颈鹿姐姐的电话,并且非常流利地回答了她的问题,你自己要为自己感到骄傲。”然后,楚妈就会把这句话添加到大白纸上。
后记
这张大白纸还贴在卧室的墙上,已经完全写满、画满了,所以,楚妈打算在旁边再贴上一张,继续和楚妞一起,每天在上面写下她自己认为做得好的地方,或者其他人观察到的她的优点和能力。
楚妈说
可能有的伙伴不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和琳·洛特合著的《正面管教家长讲师指南》一书中说的非常清楚: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并关注自己的优点。让他们感觉自己是被爱的、善良的、有价值的。帮助他们把这样的自我认知根植在脑海里。
我曾看过一个视频,内容是孩子和父母互相打分。在评价孩子的时候,妈妈们都会为孩子不吃饭、不听话、用袖子擦嘴巴感到头疼,所以妈妈们给孩子打了5分、7分,最高不超过8分。
但是,所有的孩子都给妈妈打了10分,还有孩子打了1万分,“喜欢妈妈陪我玩”、“喜欢妈妈的口红”、“头发很漂亮”、“脸很好玩,很像棉花糖”、“烧饭给我吃很辛苦”,“就是喜欢妈妈”、“想保护她”……在孩子们的眼中,自己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看着孩子天真的笑脸,看着孩子坚定地举起两只小手,你的感受如何?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你给孩子打几分?
关注点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希望我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孩子优点的眼睛,能够时刻记录孩子成长过程中美好的事情。
资料链接
当你把85%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关注15%的消极方面时,消极方面就会膨胀,而积极方面不久就会消失。你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另一方面,如果你把85%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认可并鼓励积极的方面,消极方面就会很快消失,而积极方面就会增长到100%,因为这是你所看到的全部。当你关注积极方面时,对你自己和别人都是令人鼓舞的。
——正面管教[M],[美]简·尼尔森著,玉冰译,京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