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周瑜的口才溜溜嘀!

曹操以朝廷的名义,给孙权下了一道公文,要求孙权派自己的弟弟或儿子到朝廷来作官。说是做官,实际上是去做人质。


孙权心里没底,把文武官员叫到一起开会,张昭、秦松主张送一个人质过去,还有些人主张不要送人质,周瑜心里也不主张送。


孙权不能决定,于是去找他母亲吴国太商量,吴国太说,把周瑜叫来,于是孙权领周瑜来见自己母亲,在她面前作最后决定。


吴国太问周瑜的意见,周瑜整理了一下思路说:


从前,楚国开始受封于周朝时,统治的区域方圆不到一百里。


后继的国君贤明能干,开拓疆土,他们还占领了荆州与扬州,王业延续了九百多年。


如今,将军承袭父兄的基业,拥有六郡的地盘与人力,兵精粮足,将士听命。


百姓上山开采铜矿,沿海炼制食盐,东吴全境富庶,人心安定,咱们有啥必要给他送人质?


况且人质一送去,就不能不跟曹操有紧密联系,既然紧密联系,那么朝廷下令征召时就不能不前往。


这样,我们就会被人所控制。


而将军你,最多不过是得到一个侯印,有十几个仆从跟随,几辆车,几匹马,这难道与面向南方而称孤道寡可以想比吗?


不如不送人质,慢慢观察形势的变化。


如果曹操真能以君臣大义来治理天下,将军再侍奉他也不晚。


如果他图谋不轨,犯上作乱,他救自己都顾不上,又怎么能害人?


吴夫人对孙权说:周瑜说得很对。他与你哥哥孙策同年,只小一个月。我把作看作自己的儿子,你要当作哥哥来尊敬他。

孙权因此决定不送人质。

参考《资治通鉴》

评论

周瑜拒绝曹操的要求,不给他送人质过去!很多人看三国,认为周瑜在诸葛亮的手下没赢过,他的口才肯定不行。


如果你真是这么想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周瑜的口才,其实是很溜的。


这次曹操给孙权下公文,要求他送人质,孙权心里的意思应该是送过去一个人,息事宁人,保证东吴安全就行。


只是碍于他母亲吴国太的面子,没有直接说出来,这次本来想着只是告诉她一声,就把人质送过去,没想到吴国太要见周瑜。


好在吴国太清晰的记着他儿子孙笨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内饰不决问张昭,外事不问周瑜,赶紧把周瑜叫来,给了孙权正确的建议。


周瑜的话,让孙权彻底断了送人质,投降曹操的念头,有了吴国太和周瑜两个人帮助他,孙权又安稳的做了几十年吴王,一直活到72岁,这可真是他的福气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