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饭费啦!”大清早,就听见生活班长在班级吆喝的声音。
小组长们响应号召,快速有序地收着饭费,不到一分钟,所收的饭费交给了生活班长。“谁没交?”生活班长笑呵呵地问小组长,“康没交。”
生活班长一边点着钱,一边温和地朝康喊道:康,没带钱,快去借钱吧,或者让父母来送?康嘴里小声地哼着什么,没听清,但是看脸上的表情,有畏难的情绪。我依然没吭声。
第二节下课,就是课间操,应该去交饭费了,可是生活班长却来做操了,我疑惑地看着他,说:“为什么不去交钱?”
生活班长真诚地看着我说:“老师,康没有借钱。”因为我们学校有规定,全班同学必须统一收齐饭费,才能上交。换言之,即使有一个人没有缴费,全班的钱也交不上。
“那怎么办?”我微笑地看着一脸纯真的他,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再催催康。”我点头应允。
生活班长从早晨收饭费到下午放学,依然没有收齐,只因为康一人。我问生活班长:“难道他没有借着钱吗?”
生活班长说:“康说他借了,但借不着,我也很无语。”
“那这么多饭费怎么办?自己拿好了。”我提醒他,
他出其不意地说:“老师,我把全班的饭费已经交给康了。”
“将近5000元钱,你放心吗?”我惊讶地说,
他说:“我已经提醒他仔细点,丢了要赔的,另外,这也是班规规定的。”
我暗暗地想:好!善于利用规则办事。也应该让他长长记性,对同学也是一次警示。另外,康是一位好学生,平时做事很谨慎,相信他不会出差错的。放学前,我又特意嘱咐了康,要保管好钱,第二天还要及时上交总务处。
第二天,我把此事忘得一干二净。但是,上午大课间做广播操的时候,我发现生活班长和陈舒康没来做操,问班长,他说他们去交饭费了。交完饭费,他们俩主动跟我说:“老师,饭费已经全部上交。”我表扬了生活班长做事有始有终,也表扬康有责任心。
一滴水映射出太阳的光芒,一件小事让我陷入沉思。
(一)放心大胆地让班干部担负起班级管理的使命。
这件事,让我思考:对于初中生,我是不是事事要亲力亲为?学生能做的事情,我是不是要放手?耳畔响起一种声音:大胆放手给学生。既让他们学会了解决班级的一些问题,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周华健的《真心英雄》有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确,没有一次又一次地锻炼,学生能力怎么会越来越强?处理问题,怎么会得心应手?所以,我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放心大胆地去收缴班级各种费用,还可以让他们去管卫生,抓学习和纪律,定期组织各种班会。
我还要培养一位好班长。所谓好,就是不仅学习好,人品好,能力强,敢于担当和负责,担当起班主任的职责,还要有统筹协调能力,学习为主的基础上,让他协调好纪律和卫生等班干部的工作,他还要有一双慧眼,善于思考,善于捕捉班级的好现象,表扬班级的好人好事,及时发现班级不好的苗头,让班长和值日班长每天在班级总结同学们的优点和出现的问题,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使班级始终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
总之,让班干部放心大胆地管理,历尽所能地为学生们做事,出现问题,或者困惑,班干部们解决不了的,及时找班主任,我就是他们的靠山,工作中出现问题,要勇于替他们担当,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当然,也要善于经常表扬班干部,给他们鼓劲,调动工作的热情。
这样做,不仅锻炼了班干部队伍,让师生关系更融洽,而且也解放了班主任,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班级的建设和发展,让班级发展得更好,走得更远。
(二)起到惩一儆百的作用。
《左传.庄公21年》有言: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意思是说,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虽然这件事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康没带钱,又没有及时借钱,自己带着全班的钱,想必也要提心吊胆,因怕丢了钱,怕担负责任。这件事,不仅对他是个警示,同时也提醒别的同学,学校布置的每一件事都很重要,一定要用心对待,不能敷衍了事,否则要承担责任,真正做到了惩一儆百。
(三)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教育孩子要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能因个人的问题,耽误或影响集体利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顾全大局。
若借钱并交上,就没了后顾之忧;不重视,就要相应的承担责任。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又何尝少呢?我们要通过身边的小事教会学生勇于承担责任,更要把承担责任的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心中,让学生的未来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