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到了一定年龄都会知道,关键是知道的时间或早或晚,那是截然不同的命运,造就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01.那些心目中的高不可攀的形象,曾经也是普通人
我们都有一种感觉,感觉那些有钱人离我们好遥远。殊不知,来地球的每一个人都是人,智商都差不多,他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
我们常听,人与人的差距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外卖小哥在送外卖的闲暇时间刷手机,弹出一则关于国家出台新政策的信息。他也许会浏览一下,作为他跟朋友的谈资,大概率会划过去。
但是商业大佬,比如马云呢?
他一定是最先收到国家出台的政策,分析政策,进而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
这就是人与人行为的不同,同样一则消息,看到的人采取不同的行为,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是思维,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在不自觉中我们的生物本能会自动的选择更有利于我们身体的行为方式。
每个人都是利己的,行为背后藏着你看不见的利己思维,只是你看不见而已。
02.强大自己,要学会重视自己
每个人终日忙忙,只求碎银几两。我们渐渐盲目,只知道上班挣钱,从不思考赚钱背后的逻辑。
我们上班,老板给我们发工资,我们习以为常去外求。
我们总以为,钱能解决心里的痛苦。可是外在的物质怎么可能医治心里的痛苦。
有钱会有好吃的,有大房子,所以要不断赚钱。可是大街上的清洁工他们早上五点就要起床扫大街,他们一直以为自己没有钱是自己不够努力。
改变自己的思维才是改变行为的钥匙,改变行为才是打开财富的开关。
我们需要从外在索取改变为正视自己的内心。一切的答案都在自己心中。他们愿意吃任何苦也不愿意好好看看自己的心。
佛祖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我们什么时候丢弃了自己主人翁的位置,把自己看的无足轻重,把人生的主导权随意扔给同样迷茫的人,做不好就充足有埋怨他的理由。
佛祖说“众生颠倒”,“可怜可悯”。
03.确定方向,培养“微习惯”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我们行为的发生由三个因素组成。分别是提示,能力和动机。
我知道看书可以提高自己,我今天应该看20页书。但是我坚持不了几天。
动机充足,提示充足,能力不足。
斯蒂芬·盖斯在《微习惯》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习惯养成方法—微习惯。
微习惯是指通过每天完成一些微小的任务,逐步培养出一种良好的习惯。
简而言之就是,看不了20页书就看10页,
看不了10页就看5页,在自己舒适区边缘练习。
学习必然是痛苦的,一开始需要强制,形成自然,进而成为习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来源于实践。希望看到这里的朋友能做到用心生活,做自己的主导者,游戏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