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去年来又逢春,春意不减,春味已变。
回忆儿时的年……
枫红似火,红旗飘展。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儿时,最期盼的就是过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包括小时候的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母亲带着我去中百商厦买新衣了,小时候过年必买的就是“大盖帽”了,而且以供销大厦卖的最为正宗,有白色的、红色的、军绿色的,每次戴上后便挥舞着一根竹竿开始打日本鬼子了……
儿时过年的大集真可谓人山人海,万人空巷,堪比现在的假期景点,我最喜欢的就是跟着爷爷去赶大集了,摇孩子、滴滴巾、钻天猴是必须要买的,每次回去的路上还要买一把塑料宝剑或者木质长斧,小时候比较尚武,家里长枪短棍可真不少,印象深刻的是小时候在大集上非让奶奶给我买了一块切糕……
新衣服有着落后,就是盼着吃炸货了,每年的炸货都是由炊事班班长退伍的父亲操刀,我只管着吃,炸完没偷油我就开始拿着吃,没偷油的炸货也就七八分熟,吃了肚子难免要闹腾一番,母亲会把一些边角料炸好给我打打馋虫,好的年货一般都留着年夜饭吃……
要说小时候过年最不愿意干的事就是贴对子了,家里平房比较多,每次都要拿出小半天时间端着浆糊跟着叔叔贴对子,天气太冷,冻得手脚冰凉,鼻子时常流到嘴边而不自知,对子一般都是由叔叔自己写,每次贴完后我都要讨一个福字贴到“小黑”的狗屋子上,“小黑”每次都兴奋的来回跑两圈,用鼻子嗅嗅福字然后抬起腿在上面撒泡狗尿……
年夜饭过后,就进入一家人看晚会的环节了,对于儿时的我什么赵忠祥、陈佩斯还是看不懂的,也可以说是很无聊的环节了,大人们都在炕上看晚会,小孩们就开始聚堆为非作歹了,记得最过分的年三十就是一起把村中的一户人家的柴禾垛给点了,第二天拜年的时候还冒着一缕青烟……
大年初一,是儿时最高兴的时候,意味着慢肚兜的糖以及收入较为丰厚的卡头钱,挣了卡头钱大部分都被母亲以给我存学费的名义充当公款,还有一星点就拿去买了塑料子弹枪,小伙伴们拿着枪就觉着无敌了,戴着眼镜款棉帽子就开始拉帮结派展开枪战了……
儿时的年,依然成为美好的回忆,长大后的年扔在社会发展中进行着……
味道变了,初心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