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一个容易走神的人?反正我是。
打开一个文档,准备写一个方案,因为一时之间没有好的创意,可能就会顺手拿起手机,刷刷微信,翻翻微博,等到继续回到文档来,说不定已经是20分钟以后;
在看一本非情节小说类的书籍,因为觉得有些地方比较难懂,眼睛扫过大脑却是空白,说不定思绪已经飘飞到了千里之外,十分钟后缓过神,发现书一页也没有翻过去……
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时候做事情,经常会处于效率低下的状态,拖着拖着还会影响其他事情的进度。于是很可能,明明早上信心满满地在日计划上列了七件事,到睡觉前一看,只完成了两件,满满的挫败感和无力感之间,还夹杂着一些焦虑感,真是糟透了。
不过,我也有效率奇高的时候,那就是这件事情今天必须完成。这时候,经常就是满脑子的点子,下笔如有神助,周围同事们声音再吵,也仿佛与我无关,直到任务完成的那种畅快感,真的是淋漓至极。
那种状态,就是我们最喜欢,却经常觉得很难寻找的,专注!因此,想要让自己做的更好,减少更多的焦虑感和拖延症,学着提高专注力,是很重要的法则。
能够战胜的挑战,会让人更兴奋
你觉得做什么样的事情,是自己最喜欢的?太难的,我们无法企及;太简单的,我们不屑一顾;努力之后才能成功的,往往更能激起我们前期的挑战欲望,并拥有完成后的成就感。它就像经过几番跳跃之后才摘到的苹果,吃到嘴里的那一刻,感觉比随手摘来的会更鲜甜一些。而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因为想象着自己能够完成,心里会有更大的干劲,不知不觉中,做事情的专注力就提高了。
在理论上,这个状态被称为“拉伸练习”。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拉伸区,是提高自己专注力的好方法。你可以把太难的事情分步骤解决,也可以给简单的事情适当“加码”,往往效率会更可观。
尝点甜头的感觉,棒极了
当难得下厨房的老公,一时兴起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很多聪明的姑娘都知道,此时要“夸”。不管口味到底如何,只要得到了积极的反馈,说不定老公下一次做饭的冲动就会来得更快一些。其实,我们做很多事情都类似,在一轮辛苦的专注做事之后,及时地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反馈,往往就会有更大的干劲。
最近在跟小朋友玩一个英语过关游戏。我们每天用喜马拉雅录制英文卡片上的八个单词,每完成一页就盖一个章,等到收集满十个章,就可以得到一件自己喜欢的小礼物。很明显,自从实施了这个策略之后,他在听读单词的时候就更专注了,大概就是觉得心里“有奔头”。
每天完成一点点的步骤,没让他觉得是很大的困难;而适度的奖励许诺,又让他觉得可以在未来得到小礼物;目标实施起来确实好像就变得简单了一些。这刚好就跟专注力理论上的“量化进度”和“预想结果”不谋而合。
不学钓鱼的小猫,要做赛跑的小龟
毕业多年,我们依然在寻找如何提升专注力的好方法。实际上,早在小学时期,小猫钓鱼和龟兔赛跑的故事,就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只是,曾经写过的文章“中心思想”都没有被我们有效实施而已。
小猫三心二意地钓鱼,最终水桶空空;小龟一心一意地往前,最终战胜了小兔。由此可见,同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的成功率会高得多,甚至出乎意料。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我们有焦虑感,因为我们想学到更多,所以往往很难静下心来只做一件事,专注力自然就不高,效率也就没法提升。
试一试,做任何事情,都更专注吧。工作的时候,哪怕事情再多,也按照轻重缓急分好,一件一件做,效率会比几件事一起开展高的多;陪孩子的时候,放下手机,放下工作,心无旁骛地陪伴,会收获更好的亲子关系;学习的时候,找出自己最想精进的那一方面,让自己逐步深入进去,会更容易让你形成体系并用于实践……生活太需要一心一意,哪怕是聊天,哪怕是发呆,哪怕是看剧,专注了也就真的觉得放松了,等到真的投入学习和工作,能量也会积攒得更多。
另外听说,当你处于一个空旷而整洁的环境中时,思维也更容易专注哟。这或许就是“断舍离”的魅力,回头我们可以一起专注地研究一下哈。
希望每一个曾经容易走神的你,都可以成为专注而有魅力的“男神”、“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