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回京,公司陆陆续续有些人离职,从运营到技术再到管理层,在这两周里离开了不下4个人,而身边的朋友圈子,无一不在谈论着这个话题:跳槽。
我仔细想了想我自己:去年7月份刚毕业,在公司的时间不到8个月,如果可以,我是想在这家互联网公司码字至少一年,然后休上5天假期好好旅游一次。然而现实呢?我在各个求职招聘网站更新了自己的简历,也把目前状态改为了“考虑新机会”。选择了在一家创业型互联网公司,就必然要接受其一次又一次资本和残酷市场的震荡,以及其带来的惶恐和心跳。
公司的项目是从2014年6月启动的,在最光辉的时候达到了市场30%的份额,走到去年的11月,很无奈得被投资方叫停了。我们始终没有在生存中逃过竞争对手的魔爪,市场份额跌出了20%,这个100W+用户的app不再更新的时候,作为一个运营,也就逐渐无字可码,无言可出了。
敌不过寒冬,但春天还是那么肆无忌惮到来了,3个月的无项目无产出让我心神不宁,我不喜欢这样闲散的生活,拿着受之有愧的工资,不论是被迫辞退和主动请辞,我觉得骨子里已经想去探求另一片莺飞草长的四月天了。
但是,经验不到一年,在这个跳槽季你最应该考虑些什么?
有感于近一年互联网急剧动荡局面,处在这个圈子的这个层面,要么选择继续接受这种心跳,去一个个创业公司捞金和自我修炼,要么,冷静下来思考这么两个问题:我到底需要什么?我想走一条怎么样的路?
我需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下一次海啸来临之时,我能更强大,更自信;我需要更系统的专业知识,让自己在适应工作时更灵活,不论哪一条细分工作延伸下去,都能hold住。
那么为什么不狠狠心,尝试一些大公司?
或许大公司比起创业小公司来说工资吸引力不大(对于你目前的层次来说),但是大的互联网公司却会成为综合首选:
1、大公司背书,有助于看问题的视野扩展,以及以后的跳槽会方便些,这就是大公司的马太效应了。
2、大公司的圈子更好一些,一般来说,大公司的人出去创业总是骨干位置。
3、就算你目前在一个创业公司一直混下去,也很难做骨干。
4、创业公司以业务为主,给你学习的空间有限。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么进入大公司?
首先,你得得到面试机会,之后再说面试结果。面试机会除了在互联网招聘网站钻研投递简历之外,如果有内推的机会,会容易很多。
但是这个东西,得益于你工作的积累和一路积攒带的人脉,可与不可求。
你如果没去尝试,又怎么会知道呢?
2016年,我会写更多关于互联网工作成长的文章,希望与大家分享,带来更多价值。
深度原文在我的公众号,感兴趣可看看后半段: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MzA2NjMzMQ==&mid=402250142&idx=1&sn=c9d30e61ea2558402e4f09e1ba8defc2#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