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人生在世,就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之路,而最好的修行,从静开始。
1.耳静,屏蔽外界的声音
喧嚣尘世,总是充满了各种声音,我们生活在其中,很容易被影响。
每天早上醒来,各种信息便充斥在耳边,扰乱内心的思绪,也给自己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负担。
其实,生活中80%的烦恼都来源于外界。世俗标准下的定义,让我们时常怀疑人生,也因此踌躇徘徊,举步维艰。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必因为羡慕别人而忽略了自己的光芒。保持本心,做最真实的自己,才能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尼采说:“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别人的一句评价,或者一个言论,就可能让我们陷入内耗与焦虑,浪费时间,也影响心情。
有时候,困住我们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与其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不如多花点时间努力做好自己。
负面信息,不必关注,闲言碎语,不予理会。当耳朵静下来的时候,内心便会澄明清净,生活也因此变得温柔美好起来。
2.口静,不动声色地成长
浅水喧哗,静水流深。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不动声色的,低调,内敛,心中充满了智慧。
遇事,不急着下定论,先了解完情况,把事情看全面了再说。遇人,不随意评判别人,学会理解与尊重。
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不要随便揣测,更不要妄加评论。有时候,你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可能就对别人造成了伤害。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熟,是从学会沉默开始的。面对质疑和误解,不必费心去解释,懂你的人无需多言,不懂你的说再多也没有意义。
时间会让一切都清晰明朗起来,与其暗自伤神,不如悄悄努力。当你变得足够优秀时,你会发现,曾经那些伤害过你的人与话,根本不值得一提。
遇到委屈时,也不要逢人就说。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所说出来的委屈,在别人看来也许只是矫情。
众生皆苦,唯有自渡。当你学会了咽下了委屈,吞下心酸时,等待你就是阳光与好运。
3.心静,人生从容且安宁
《昭德新编》有言:“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当水平静时,水面上的倒影就会清晰呈现;当人的内心平静时,才能生出更多的智慧,过好这一生。
身处世俗洪流,我们很容易因为外界的一些事物而迷失自我。杂乱的信息干扰着内心,他人的看法影响着情绪,渐渐地,已经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模样。
静下心来,才能看清自己。知道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明白自己当下的处境。人生长路,只有认识到自己之后,才能更好地去改变,去努力。理清生活的头绪,制定好人生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未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静下心来,才能沉淀自己。人生如戏,跌宕起伏。顺境时不要骄傲,保持好当下的状态,继续努力;逆境时也不必气馁,总结好经验,默默积蓄力量。繁华处自律,黯淡处自省,以沉稳平和的心态,不断提升,然后沉淀出更好的自己。
岁月沧桑,世事无常。一颗心平静安宁,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才能知晓世间的道理,从而也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人生修行,从静开始。屏蔽外界的噪音,保持耳朵的清净,聆听内心的声音。不盲从,不跟风,坚持做真实独特的自己。
学会沉默和内敛,在不动声色中积蓄力量。不慌不忙,稳步前行,用日积月累的坚持,换来一鸣惊人的精彩。
心静万事安,在内心中修得一份淡然与平静,人生才能豁达从容,月明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