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写在跨年,但跨年那天我得知正高没有拿下,瞬间感觉这一年都付诸东流,来年也渺茫,加之咳嗽不止,身体抱恙使人更加悲观,看着朋友圈人们的各种憧憬祈福,我只觉得无聊又遥远。
儿时新年都送贺卡,从单页到折页到带音乐的和立体的,煽情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关系好的会反复揣摩每句话的含义,关系一般的就像随份子,礼到情谊淡。
高中不流行贺卡了,新年的记忆全班喜气洋洋地包饺子,zp在板报上默写了一首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她真的很有才,我都记不全这首诗,又过了二十年,她在班级聚会上诵唱了叶芝的“当你老去”,好几年后,我同学回忆起同学聚会还说zp你那首诗写的真好…
大学的新年,好像圣诞更热闹些,聚会过一次,再后来竟也没有特别的仪式感,一晃都结婚了,关于跨年总结好像是有了朋友圈以后的仪式,印象里我都会给自己总结展望,有一年是躺在发烧的朵朵身边,还有一年心情蠢蠢欲动。
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去看过元旦的日出。
还是说说2024吧,越老越发觉,日子还是要记录,因为你其实比以为的更加健忘。
以前是淘宝,后来是网易云音乐,今年是高德,用大数据替我记录一年。
过去的一年,我依然没有处理好一段关系,都说四十不惑,我还记得我初二的时候妈妈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不惑之年话人生》,我骄傲地在日记里写下这件事,我以为我到了不惑之年会更深刻至少不会更差,可我真到了这一天,就像是没有好好复习就匆匆上了考场的学生,答案像在眼前,但说不出所以然。职称评不上固然使人焦虑,但相比之下,我有什么闪光点可以拿给同样到了青春期的女儿?再过二十年、四十年呢?到了垂垂老矣之时,我是否对这一生有个满意的交代?这些问题使我更加焦虑。
今年的我好像不比去年更通透,不同之处在于我不再相信网上的那些心灵导师婚姻专家,任何有倾向性的观点输出我都视之为PUA,我开始刻意让自己不外求,与此同时也常常感到自身无力。我常常陷入形而上的思辨中,比如我常常觉得生命力就是火种,我羡慕向往那些生命力旺盛的生命,而自己的火源从何而来?还有一次我整整哭了一个上午,我的闺蜜来看我,我却一直没有开门,后来我花了两千块钱去看了心理医生,那是一次潜意识的介入,很神奇。
我的拧巴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我知道那是因为我的个人认知和社会关系的矛盾,我不可以违背自己内心,更不能改变普世观念以及我被这种观念渗透的另一部分自我,不过好的一点是,我相信我总有一天可以找到答案。
24年也是重要的一年,朵朵从小学升到初中,我们搬到新学校的租的房子,卖掉了住了六年的学区房,这是我第一次卖房,拿了钱,但挺难过的。
这一年我们走过很多地方,更有第一次出国的难忘经历,几乎每次旅途都有不愉快的争吵,但回忆里又是满满的开心,每个地方每一天都有故事可叙说。
这一年还看了很多场剧,最爱剧院魅影和红楼梦!
这一年我还学着认真做饭,记录每天早餐,我想,在很多年以后,我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就,至少我在一件事上认真坚持过,也是好的。
坚持过的事还有夏天每周十公里跑步,大概三个月吧(但体重没有下降)。还有每天坚持学日语。
说了这么多,简单概括24年,就是内心波澜壮阔,日子平淡不惊。如果说有什么收获,那就是我更加相信自己了,比如,我终于敢立下具体的量化的flag。
新年要做的事:
写三篇论文。
减20斤。
买车,开车带爸妈旅行一次以上。带爸妈外出就餐10次。
继续记录早餐。
教女儿做10道饭菜,包括3次甜点。
看一次日出。
爬10次山(或近郊户外活动)。
学中医,掌握经络及常见中药功效。
读2遍《艺术的故事》
读20本书并写读后感
继续学日语,多增加一种渠道
学习一项新技能:唱歌/舞蹈/拳击/攀岩等
不让自己陷入情绪内耗,内耗时,去做一件让自己或对方开心的事。
2025年,我很期待这一年会发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