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法官,您看看,我这么多年守护这个家庭,为他还债,含辛茹苦拉扯孩子长大成家,孙子都有了,现在他一回家,说离婚就要离婚,这么多年他承担了什么…”
法庭上,这位年过六旬的被告陈某抹着泪激动地诉说着她这么多年的辛酸不易。
“您别着急,慢慢说。双方都有陈述的时间。”我对陈某说。
这是一起离婚案件,随着法庭调查的深入,两人四十年的婚姻生活如画卷一般徐徐铺开。
新婚燕尔,生活美满幸福
陈某和高某是同村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两人到了二十出头的年纪,或许是彼此的缘分,经亲戚介绍相识后,双方都很满意,高某来到了陈某家里提亲,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陈某很快便嫁给了高某。
结婚初期,陈某感觉很幸福甜蜜,高某在县城某厂上班,陈某在家操持家务,二人陆续生育了两个儿子,虽说家境并不富裕,但一家人相敬如宾,生活过得幸福和美。
矛盾凸现,丈夫负气外出
随着时间的流逝,新婚激情褪去后,两人感情慢慢平淡了下来。天底下哪有一帆风顺的婚姻,他们俩和所有人一样,亲密的感情生活里,不断出现添加剂。
高某开始变得好吃懒做,沉迷赌博,陈某不仅要操持所有的家事,还常常为高某还债。陈某抱怨起来,她不明白以前和睦的生活怎么突然就不见了,自己在家总有做不完的事,两人为因琐事争吵不断,矛盾重重。一气之下,高某选择了外出务工。
误入歧途,丈夫身陷囹圄
高某外出谋了一份司机的工作,虽然没有陈某拌嘴,没有家庭束缚,然而打工的生活并不轻松,开车常常需要熬夜,收入虽然比县城高,但消费也高。日子久了,他开始厌倦这样的生活。
他挖空心思想赚钱的方法,恰巧有朋友从事非正当生意,为他提供了“商机”,他开始为朋友销赃,也尝到了赚快钱的滋味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可没多久,他就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很快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出狱后,他自知没有脸面再见妻儿,于是向他的父亲借了三百元,继续打工生涯。
苦苦等待,艰难养育俩子
二十年的时光里,陈某住过破瓦房,贷过款,含辛茹苦维持家庭生计,一点点省吃俭用为夫还债,抚养儿子,终于孩子们长大成人,成家后还给她生育了孙子,生活也慢慢开始好转。
这些年,陈某从未有过再婚的想法,一心一意操持家庭,拉扯孩子长大,再苦再累也努力扛着,熬着。或许她不再期待高某回来,又或许她心中还幻想着有一天,丈夫回到家中,可以和她一同安享天伦之乐。
丈夫诉离,仍盼浪子回头
2020年春节前夕,高某突然回到家中,原本应该是久别重逢的喜悦,但高某冷冰冰的模样,让陈某感觉到了什么。高某告知他,这些年他在外已经有了新的家庭,这次回家是想解除之前的婚姻。
陈某无法想象这么多年盼来的竟然是丈夫一句“离婚”,这么多年的心酸苦楚顿时泪如泉涌,她质问他为何这么大年纪来回来离婚,为何这么多年没有承担一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质问他是否知道自己这些年承受了什么。儿子们也在一旁指责高某,高某却默不作声。由于双方无法对婚姻问题达成一致,高某于今年10月诉至法院,要求离婚。
一纸判决,婚姻并非儿戏
法庭上,陈某的诉说令人动容。高某虽然意识到自己不对,但他依然回答,我已经有了新的家庭,我也无法补偿陈某。我询问陈某对婚姻的看法,陈某回答,孩子和孙子们都来了法庭,我不想离婚,只希望重回一家人的和睦生活。
由于多次组织双方调解无果,我只能在判决书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规定“夫妻应该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这不仅仅是道德义务,更是法律义务,夫妻之间需要双方本着相互忠实、相互信任、互谅互让的理念,携手同行。原、被告缔结婚姻至今近四十年,生育两子,被告多年来勤勤恳恳操持家务、抚养小孩、归还债务,已承担了一名妻子应尽的义务,反观原告,其在离家后,既未承担起作为丈夫和父亲的义务,且自认其已在婚姻期间与他人非法同居,而被告至今仍期待原告顾及双方多年感情及两个孩子的情分上回心转意,足以证明本案被告并非夫妻感情出现矛盾的过错方,在合法婚姻未解除的情况下与他人非法同居本就是法律所不容许,现原告要求离婚的主张不仅严重伤害了被告及其家人,也是严重挑衅司法权威,从维护家庭和睦稳定的角度出发,对原告因其不正当的理由要求离婚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本院给予原告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认真反思自己的不足。最终法槌落下:判决不准予陈某与高某离婚。
后记:这是法庭上真实故事,对于婚姻,陈某的任劳任怨、坚守家庭与高某的无责任心、薄情寡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法官,我严肃地谴责了高某,也维护了司法权威和家庭稳定,却无法为陈某挽回高某的心,这些年她所付出的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依然想奉劝婚姻中的当事人:选择婚姻要慎重,莫把婚姻当儿戏。因为婚姻不仅仅是爱,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