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2月1号《得到》APP发布了腾讯2018年投资闭门会议纪要《可预见的未来》产品,现在还可以登录首页搜索并免费领取。《可预见的未来》这门课的内容来头很大。粗略地说,它是中国最大投资机构之一对未来的洞见。
这些文字不一定正确。但是一定昂贵。它是腾讯用数百亿投资的真金白银换来的见解。
《可预见的未来》第一课是腾讯首席战略官和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詹姆斯.米切尔(James Mitchell)的演讲:一个互联网的悖论——信息的永久性和稀缺性。从中对于信息的价值与寿命引发了我对于“区块链”的一些思考。
詹姆斯说信息就是力量,以前人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守护信息,把它们传给后代。
在冷战时代,美国国防部非常担心信息的安全,尤其是如何防护核导弹指令码。
所以国防部出资开发了阿帕网(ARPANET),他位于不同地区的服务器连在一起,即使俄国人摧毁了多个节点,其他节点仍然能维持工作,从而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和指令的有效性。大多数的节点都在美国的政府部门,或者大学里。第一个非美国的节点在挪威用于检查核武器爆炸的网站。
慢慢地,阿帕网(ARPANET)增加了更多的节点,成为了互联网。
詹姆斯指出,互联网并没有增加信息的整体价值,相反的,互联网减少了信息的整体价值。
互联网延长了低价值信息的生命,比如信件变邮件。同时,互联网又减少了高价值信息的含金量,比如新闻和书。信息流的应用(今日头条等推荐类APP),把高质量的文章,和八卦混在一起,让用户感觉他们一样有价值。
作者我个人认为,互联网只是简单的信息流之间的传播,因为无法真正确立私有权,随意的复制与粘帖,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互联网上的大部分信息是免费传播,成本几乎为零。所以,高价值的信息无法被有效地筛选出来,被一堆低质量的信息埋没。
而“区块链技术”被誉为下一代互联网,在传输信息数据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价值传输。通过加密算法来达到数据确权,可以要求使用者对其原创信息进行付费。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 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与阿帕网(ARPANET)一样的一点,使用区块链技术记录下的信息也是由分布在各个节点上。由于记录信息的区块与区块之间环环相扣,拥有不可回溯,篡改成本极其高昂,信息可以永久地被记录在区块链上。
为了激励大家努力去维护节点的安全,以及帮助区块链网络记录信息。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还为区块链添加了“奖励机制”,通过对区块链网络的服务“挖矿”,来获得Token奖励。
Token机制不仅仅可以用于奖励维护区块链网络的行为,还可以让需要服务使用的用户购买,对于原创的信息进行付费购买和打赏。付费购买和打赏的行为就是对于信息进行一次用“钱”来投票,筛选出真正有高价值的信息,比如原创内容、文章、视频、书籍等等,通过经济行为来真正提升信息的价值含金量。
另外,詹姆斯还提及腾讯的一个投资理念:投资稀缺性资源。什么是稀缺性资源呢?比如现实世界的钻石和互联网时代的钻石——比特币。
很好理解,钻石和比特币都是因为开采的难度,而且产出少和总量有限。钻石和比特币都没有内在价值,但是因为稀有所以结果昂贵。
腾讯不会投资比特币,但还能投资其他稀缺资源。第一个案例是能力的稀缺性,2012年腾讯在海外投资了美国游戏工作室Epic。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偏离了预期,利润预测全部作废。
2017年团队又再度开发出了一个射击游戏《堡垒之夜》,在添加了类似于《绝地求生》的生存模式之后,全球玩家数量已经超过两千万,是玩家数量最多的生存类游戏之一。
Epic之后的发展说明了,团队能力的才是真正最有价值的,也是稀缺的。而不是IP,也不是技术。
以上我自己对于詹姆斯:“一个互联网悖论——信息的永久性和稀缺性”的理解与思考,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