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把它抚慰。 ——周国平
在豆瓣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原来世界上有一个跟我一样25岁的人,正对这世界发出了同样的感慨。记得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寂寞是是一种情绪,是可以派遣的,但是孤独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独孤不是等来了一个爱人,或者在朋友堆里,就会不存在。看完这篇散文,突然想通了了为什么我一直以来都是那么的郁郁寡欢,不管做什么,不管去哪里,心里总会有那么一丝丝的落差感,也不是生活有多糟,朋友多么不堪,只是对生活没有了憧憬,犹如行尸走肉般地活着,也觉得活着很累,每天做着社会所认为你这个时间段该做的事情,感觉自己像是个机器人,对生活感到了无力感,对所有人或事也没有了喜欢或者厌恶的感觉,可以说是无感,心如止水般不会泛起一点涟漪。原来,这就是孤独感。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为了不感到孤独,我们都会去寻找另一个伴侣。但是,到死的那一刻,死亡的感受却不能分享,也没有人知道。孤独是会伴随到直至离开这人世的。
曾经有位僧人说过:在房间里有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不会觉得孤独,突然来了人,会觉得孤独。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我停留了很久,也想了很久。到底是因为自己的世界被打扰了,所以感到孤独了,还是因为现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状态,身边也没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人,所以才感到孤独?但这又好像是寂寞,而不是孤独。是不是我们都缺爱?如果是缺爱,我们就会去找爱,找来朋友和伴侣的陪伴, 但是这好像并不能抹除心中的孤独感。当夜深人静,跟友人或伴侣挥手告别,只剩下自己的时候,心中的孤独感开始躁动,开始迸发出来,缠绕着我的大脑,我的身体,我的情感,无法克制,也无法摆脱。
我很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般深沉的孤独感,为什么身边的人都是开开心心的,只有自己是这样的心态。难道是自己心理出现问题了?还是缺少朋友或者嫌弃伴侣不够好?为此我看了很多书,包括心理学、哲学、佛学和名人散文,但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有天打开电脑,追看我最爱的节目圆桌派。第三季里其中一集请来了蒋雯丽当嘉宾。那集的主题是怀旧。人为什么会怀旧?大概是因为现在的生活不如以前。印象很深刻是蒋雯丽说在她二十到三十岁的这十年里,一直在追寻人生的意义,很迷茫,也很矛盾,看很多书,从尼采到叔本华,希望能够找到答案。原来像她那样的大明星也会有迷茫过,也会探究人生的意义。关于人生的意义,我想了很久很久,也看了很多哲学书,最后得出了两个感悟:活着就是人生意义,父母赐予你生命,就是要好好地去生存,而生存就需要在社会立足,其意义的所在就是出现了一样你能为之奋斗终生的人或事,例如梦想,事业,家庭,公益,音乐,艺术等等,以此实现自身价值;其实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本身就是一件荒谬的事情,有可能到死那一刻都不会知道答案。
25岁的人都是这般心态的吗?孤独,迷茫,矛盾,挣扎。可惜的是,书不会告诉我们答案,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可能要走完人生这条路,才能找到答案,看书只能让我们不感到孤独,而这孤独只会是暂时消失,因为它一直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