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至尊5连 Li|晨
正文字数:1784
剽悍行动营,突破自我开始的地方
一、参加行动营之前
今年是我考上公职的第四个年头了,早已没有对工作的激情。
我工作的地方,属于我们十八线小县城最偏远的一个乡镇,地方偏远,上下班回家的路程山路十八弯,耗时2小时,所以干部职工都是居住在单位宿舍,每周五回家,下周一大早上再赶来上班。这里只有2个小超市,2家烧烤摊,几乎没有休闲场所,也没有什么娱乐方式。下班后唯一的休闲方式,就是待在办公室里玩电脑。
还记得刚开始上班的时候,因为娱乐的诱惑少,还说可以利用在这工作的时光提升自己。一开始真的很不错,每天做完工作后,晚上就在办公室里看书、学习。获得了很多领导和同事的表扬和认可。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陷入到小说的世界里,停止不前了。后来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才找到答案。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给阅读做了几个分类: 娱乐性、知识性、心智性 。如果比作爬山——娱乐性的是下坡,越走越舒服;知识性的是平坡,能开动,但是略微费力;心智提升类的是爬坡,看起来会很累,但是真的会提升脑力和理解力,理解新观点的速度会加快——也就是我们说的,学习力增强了。很多人天天学习,学习力却没有什么上升,随着年龄增长,自己的脑力体力下降,于是觉得“年龄大了,脑子不好使了”。其实是心智提升类书籍读的少的缘故。因为他主要的认知是娱乐性和知识性的——你哪怕读一辈子报纸,也并不会增加学习力。
原来,我一直在读的是娱乐性的书,所以一直在走下坡路,怪不得觉得已经未孕,就已经傻了。
我开始逐渐意识到输入输出的重要性。所以我来了。
二、参加行动营之时
其实在报名剽悍行动营之前,我并不抱有太大希望。因为在此之前我也参加过很多训练营,但仅有一次7天的训练营完成了任务,21天以上的训练营还没有过完整参加的经历。不是因为工作原因,就是自身原因搁置了。
但我真没想到我居然完整的参与了一期行动营。
完成了25篇任务打卡,从未落下一天。
完成了1天1本书的任务
积极参与了社群的小当家活动、思启活动。了解了很多社群运营的经验。
等等等等
因为排队的设置,治好了我的拖延症。我就是那个不到截止时间不会完成任务的人。本打算每天下午打卡的,但是亮剑四排的小伙伴们太给力了。每天都在10点前就完成了打卡。甚至7.8点也常有,这就逼得我不得不提前准备,按时完成打卡。集体荣誉感激励着我不能成为拖后腿的那个人。
于是,不管是工作日,还是周末,节假日,都坐在电脑桌前写。一边看书一边写,经常写到凌晨1.2点,打完卡了,才能安心睡觉。
曾经我对1天1本书抱有质疑,一天一本书,能掌握多少内容,书里的精华都没能掌握吧。每次打卡都是先看一遍目录,找关键词作为清单的小标题,然后再继续看书,给文章添砖加瓦,总觉得书中许多精华没有吸收到。
直到我的最后一次思启活动,是安叔分享的《极致高效阅读升级指南》。在思启前才注意到芒果哥提了个建议,把问题具体化,狂读战役中选取2本书,问问大家,还记得多少。就选取了《优秀到不能被忽视》和《活着》两本书,因为提名是突然改的,我也并没有提前做准备。
在连群里提问后,我也反问了自己。不能重新翻书,也不能看打卡作业。却发现,我还能记得书中的大部分知识点。
罗胖在今年423读书日的时候说了这样一些话:
一本书,从写作到出版到上市,经过了多道工序。
作者指着它传播思想、评职称,出版社指着它挣钱、积累品牌和版权,监管部门要对市场的有序和繁荣负责。
每本书,都至少经过学术共同体、市场、监管三重塑造,才来到这个世界。
所以,书不是简单的信息载体,它和互联网信息最大的不同,书是一组“共识”,是很多不同立场和利益诉求的人,共同合作捧到我们面前的。
你能得到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世界上正在凝聚成型的共识。
这一次的思启,我明白了,凡经历过,必留下痕迹。
前两天,家庭聚会,选在了KTV,看着弟弟唱了好几首英文歌,我也忍不住试试了。作为一个常年0基础的英语爱好者。我试着唱了一首,高二时为参加班级活动,练习的一首英文歌《when there was me and you》。没想到,还能跟随记忆唱出大部分。
这让我深刻明白了,凡刻意练习过的,必有收获。
三、参加行动营之后
剽悍行动营,真的是突破自我的地方。
在这里收获到的,用1000、2000字都说不清楚。
行动营里大家的利他分享就价值百万了。
在这里认识了很多牛人,优秀的管理、终身学习践行者。
我在这找到了我的个人突破战役十条行动指南。如果你也下改变,选择这里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