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0日
今天下午的心理同学会如期举行。同学们对于这种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看的比较珍重。在人群中有一些新的面孔出现,可能是第一次来参加,他们还没有完全打开自己。同学们中间有很多都是往届的老同学看着他们脸上绽放的自信和阳光,我就知道在这一段时间里面我们收获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尤其让我欣慰的是在这次心理同学会上我看到了我之前的同学们,我们汝州师范九七级六班的四个和二班的三个同学。
今天的主题是“看见父母”,我们一起学习心理学的大多数都已为人父,为人母,在带孩子方面确实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探讨。叶老师利用九宫格技术设计了一个活动,回忆和爸妈在一起的画面,并写出爸爸妈妈和自己的性格特点。随着舒缓的音乐,同学们的探索开始了。我的画工不好,以前的记忆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没齿难忘,我画了六幅图,这里把其中的几幅画和大家做一分享。
第一幅图是大约35年前那一个夏天。正是麦收时节,那时我大概有四五岁,我和爸爸去麦田里干活,爸爸和妈妈割麦子,我在地上拾麦穗。临近中午,我早已晒得口干舌燥,可是没有水了。我闹着要喝水,爸爸带我去一个水井边取水。这个水井在河边的一处斜坡上,井口比较大,好在水比较浅,爸爸用手按住井沿,两腿分开蹬着井壁慢慢的下去,然后用碗盛出来了一点水。看到爸爸就这样下去,我当时有点儿吓坏了。那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我对井的恐惧应该是从这个时候落下来的,我一直怕井,怕那种井口非常大非常深的那种井。
第二幅画面是爸爸在地里挑花生的镜头。我们的地在山里边,离家还有四五里的山路。很少有平地,通常都是在斜坡上,水土流失严重,满是石块,上面只有薄薄的一层土。庄稼倒也争气,长的基本上对得起人。到收获的时候另一个问题出现了,不好收,只能把他们收到一担一担地,挑到一个相对平坦的停放架子车的地方。通常要在半坡上挑上百十米。
第三幅图应该是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大约是在30年前的一个夏季的傍晚,我们一家人都在地里干活,突然间天气变了,暗了下来,我们赶紧下山,套好了马车回家,那时我家里养了一匹马。我爸会赶马车,大家都坐在那马车上往回赶。一开始马跑的慢,我们在马车上有说有笑,这时天上乌雷闪电,马可能受惊了,马开始跑,越跑越快,奔腾的马把固定马架车的销子都颠出来了。在高速的行进中马车失去了平衡,就像喝醉酒的人开着的汽车一样在路上左右乱摆。我的爸爸被甩下了车,他一边使劲的拉着缰绳一边大声吆喝着马,要它停下来,那马不但没有停还越跑越快,我的爸爸有点儿坚持不住了,他的身体随着缰绳也失去了平衡,他的胳膊上腿上背上,在布满石子的地面上拖着,我们还都坐在马车上吓傻了,最后我的爸爸终于止住了狂奔的烈马。车停住了,可爸爸的身上背上,肩上擦出了一道道的血口子,鲜血直淌。
在我的早期记忆中,妈妈的腿经常疼,我老当她的拐棍儿陪她去药铺看病。第二幅画的是我上中学时第一次过周末回到家的情形,当时妈妈不在家。门紧紧的锁着,我心里很失落,就去找妈妈。好在我们家地不是很多,终于在河边的一块地里找到了妈妈,她那时正在地里摘绿豆角,当我看到他时,我叫了一声“妈”,眼泪就掉下来了,这是我长这么大之后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离开家。第三幅图是我妈在平顶山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我的妈妈诊断出患乳腺癌,然后住院手术放疗化疗,最终也没有能留得住她,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份,她撇下了我们姐弟三个和爸爸,独自一人走了。
我的爸爸是个典型的农民,爸爸勤劳热情乐观勇敢坚毅。记得小时候一有卖东西的来我们村,我爸就把他们领到我家,管饭,做好吃的,当然这些是做给客人的,我们小孩子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流些口水罢了。同时他也具有传统农民的缺点暴躁粗心笨手笨脚,连我家祖传的铁匠手艺都没有学会,到现在只会做一点小铁器,麻烦一些的他做不好。我的妈妈是个农家妇女,她细心体贴能干,那是时我们家是个大家庭(我爸兄弟五个再加上我的小姑姑),十多口人,家里里里外外的衣服鞋子大都是她做的,可是他敏感多疑多虑,爱生气。性格就是人的命。我妈妈就是这样敏感爱生气的性格最终要了他的命。在我的身上,同时具有爸爸妈妈所有的性格特点,我积极乐观,勤奋向上。我小时候身体不好,胆小怕事,这也没什么不好。当我意识到这些,我把它发展成了细心的特点。爸爸的急躁的性格我也有,是在我的名字里面有所体现,杰字从木从火,木上火下,正如燃烧的木头。当我意识到我的性格缺陷,我努力让自己做事慢下来,慢慢变得成为沉着冷静。当我的敏感多疑的特点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会及时意识到它的存在。
在家庭文化传承方面,叶老师又设计了一个环节,模仿爸爸妈妈的口吻夸自己。传统的中国,父母担心孩子骄傲,所以要得到他们的表扬很不容易,但父母对孩子的表扬鼓励很重要。表扬和鼓励给孩子们自信和力量。孩子是轻信的动物,大人或褒或贬的评价不经意间就塑造了孩子的性格。可以说大人的表扬使孩子的人格“钙化”。我的爸爸妈妈不会夸人,经常都是批评指责追我姐我弟,批评他们能不能算是对我的一种表扬呢?在赞扬声中长大的孩子会赞扬别人。赞扬是会遗传的。我们这一代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原生家庭中,父母很少或者不会夸赞我们,要想不让我们在原生家庭中所受的遭遇重演,我们必须学会改变,学会欣赏别人,赞美别人,让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去赞美自己的孩子吧!
感恩叶老师给我们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感恩同学们的陪伴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