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上的进化残留指的是在心理上,人的一些行为或者心理现象都能找到其在进化过程中的形成原因,尽管在现代社会已经没有这样做或者形成这种心理的必要了,但是这些现象还是会存在于很多人身上。我们可以通俗地称心理上的“进化残留”为心理上的返祖现象。就像生理上的返祖现象一样,这种返祖现象在现代社会没有绝对的必要性,也不是所有人都具有的。在心理上,具有“进化残留”的,大部分是联觉能力比较强,情绪比较敏感,比较感性,想象力比较丰富的“天赋异禀”之人!接下来,我就简单地阐述以下几种心理现象在进化残留观点上的解释。
一.密集恐惧症。密集恐惧症也叫密集物体恐惧症,其真正恐惧的原因是人们会对密集物体发生本能的恐惧心理,所谓的莲蓬图引发不适感正是利用这一点吓到不少人,图片本身并不恶心,只是一种心理反应而已。密集物体恐惧症患者对密集排列的相对小物体很敏感,感觉头晕,恶心,头皮发麻。轻度的可以通过慢慢从轻到重的熟悉,尝试面对克制,重度的会造成人心理不适,精神紧张,重要的是看见周围类似的物体就会产生过敏反应。对密集排列的相对小物体很敏感,感觉头晕,恶心,头皮发麻,程度和过敏物因人而异。虽然密集恐惧症随着网络的传播而大热了一次,在这里也会着重讲,但是事实上它并不是一种心理学上承认的恐惧症。然而在密集恐惧症的人群里大多数说起自己的密集恐惧症的由来是因为看来某些恶心的一堆堆东西堆在一起的图片,这种恶心感伴随着人类对密集物品的本能的恐惧心理而引起心理上的“联觉”反应。
表现
密集恐惧症的表现有:
1. 恐惧症具有较高的家庭聚集性。
2. 患者性格多为胆小,羞怯,被动依赖性强,比较内向,情绪敏感,容易焦虑,抑郁。
3. 患者神经系统的水平高,为人表现为 敏感,警觉,甚至处于过度觉醒状态。
4. 想象力比较丰富,联想能力强。
5. 患者大多能追溯到与其发病有关的某一件事。
其实,密集恐惧症是一种进化残留。为什么呢?在原始森林,我们的祖先还是智人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以下场景:
场景一:在远古时代智人常常会因为粘指了虫卵而染上疾病甚至是死亡。虫卵大部分都是堆积着的密集状,然而这些虫卵可能有一定的毒性,有一个智人看到了,觉得“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啊哈!满满的蛋白质啊!”智人就可能笨拙地使用树枝等工具,享用了起来。有的呢,吃的可能是蜂蜜马蜂这一类密集型的幼虫,被闻讯赶来的蜜蜂、马蜂这一类狠角色的狠狠地蛰了,轻则全身肿胀,重则毒发身亡。食用了幼虫卵之后,或者是在原始的大自然环境下被群居性昆虫袭击后,由于当时还比较原始粗犷,受伤后治愈自己的方式完全靠的自救,所以就有很多智人在与密集型动物的斗争中死亡了,形成了人这一物种中的集体性创伤性经历。所以为了保护后代,就把这种规避开密集物的本能遗传给了后人。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以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
场景二:智人被各种毒物沾染皮肤后的疱疹、各种病留下的皮肤坑洞而感到恐惧。智人内心:“咦惹!好恶心!!这皮肤上的密密麻麻的疱疹,还有水泡呢!!!会传染的,要离他远远的!!”疾病留下来的密集型外表创伤令人触目惊心,生本能会使人产生一种对死亡、对疾病的本能恐惧。
场景三:在原始部落,部落之间的界限感还是十分深重的,为的就是团结起来抵御外来动物或者外来部落的人对本部落的侵犯行为。这时候,有一个智人祖先,他在外出狩猎的时候,与部落里其他的人走散了,哎呀!!!他这时候方向感又不强,失去了方向感。突然!这时候,他误入了一个部落,那个部落里的人对外来侵入者产生敌意,于是就很团结地手持器械,密密麻麻地站在一起,估计是全村人都来了的阵仗啊,于是那个可怜的智人单人面对强势的密集物有一种压力感,无力感。千万年来的生存经验积淀在我们的体内,根深蒂固,使得我们对密集物恶心。恐惧,头皮发麻。从而尽快远离,甚至以呕出的方式表达“排除由眼前联想到体内可能致病的毒物”。
其实每个人对密集物都会有一点点的内心不适感,只是有些人他的联觉能力比较强,人比较敏感,或者是家族遗传性导致他在看到密集物的时候,会激起祖先给你留下来用于知我保护的经验,为了让你赶紧逃离这个有潜在危险的地方,所以就会有密集恐惧症这一说了。密集恐惧症一般对生活不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内心的不适感、痛苦的感觉没有影响到正常生活学习工作规避开令人不快的密集物,那么密集恐惧症也能和你和平友好相处一辈子,我们也就没有刻意去在乎,甚至是拿来炫耀自己与别人不同的必要。如果觉得自己的密集恐惧症比较严重,痛苦感强烈,建议求助心理医生!
二.声音恐惧症。说起声音恐惧症我就有话讲!!!我天生地就对金属,锐器摩擦在一起的那种尖锐刺耳的声音感到十分难受,妈妈在拿着铁铲在铁锅上划动炒菜的时候我都会难受得起鸡皮疙瘩,甚至我在打下这几个字进行描述的时候,我都会不自觉地想到那种场景,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不自觉地皱起眉头,感觉心里裂了一条缝,飕飕的凉风拼命地往心里灌,冷汗也随之掉下来,用四个字形容就是咬牙切齿!。我初中的同桌小Zer对纸张之间沙沙摩擦的声音,有一次我用手抓着试卷的时候,她就拼命地捂着耳朵,皱着眉头,怒目圆瞪地对我说: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肠子,不要磨纸啊!!!后来我才知道我们可能都有“声音恐惧症”只是令我们敏感难受的可能不是同一种声音。声音恐惧症就像密集恐惧症一样,多见于联觉能力比较好,比较敏感的人。
接下来就来盘点一下常见的几种让人会产生声音恐惧反应的声音:
割泡沫,两个泡沫板相互摩擦,手抓泡沫板的声音。
手抓黑板
别人快速写字的声音
割玻璃的声音
手指抓墙
粉笔写着写着“滋”的一下滑落断了
金属刮擦
磨牙声
布撕开的声音
。。。
声音恐惧症其实很多人都有,只是敏感的尖锐声音各有不同,但是反应却是相似的:心里会有一种会抓着揪着的痒,感到很难受,冒冷汗,会有瞬间的麻木,迫切希望逃离这个地方和这种声音。在生理上,一项研究表明:触发声音与负责处理情感和内感受器信号的大脑前脑岛皮层(AIC),以及调节情绪的区域网之间有连通性。当触发声音时,AIC的血液与氧气水平会相应升高,激活了脑内岛叶,这些区域的活跃会引起人的不适感。而且,人的耳道的形状具有放大部分频段声音的作用,特别是在2K到4KHZ频段之间的高频声音,而上述的几种声音就在这个频段内,引起人的不适感。
心理上认为就像密集恐惧症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声音恐惧症也是一种进化残留。因为在远古时期,刮擦等的尖锐的声音,是不寻常的,通常发生在两件坚硬物体之间在猛烈倾轧时,这种声音也往往伴随着危险的产生,会让人产生不适感,从而避开有潜在危险的地方。进化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更是大大地支持着生理学上的进化遗传的观点,因为对尖锐声音没有恐惧感,没有及时规避开危险的动物,在物种进化中慢慢地被淘汰了。
反观我们的听到尖锐声音的不适感,其实是听到这种声音后会产生恐惧情绪,联想到危险的斗争,想要摆脱这种危险的场景,保护好自己的体现。就像痛觉一样,恐惧的存在也是保护作用。
三.失恋后女生的暴饮暴食。在原始人的恋爱里,目标和本质都很明确,就是为了繁殖后代。原始人的恋爱过程比较短,很快就能达到繁殖的目的。恋爱成功就要承担起抚养幼儿的责任。在母系社会里,抚养孩子的责任主要是在母亲身上,但是能抚养孩子的前提是什么呢?是有丰富的乳汁,乳汁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进食后产生的脂肪为主。抚养孩子就要有足够的脂肪,才能不用出去寻食还能确保幼儿能摄入足够的营养,从而在大自然中存活下来。那么失恋后的女生很多都采用暴饮暴食的方式来排泄内心的悲伤愤懑,不得不承认事物确实是有治愈作用,有一种满足感,但这这种行为也是这种习性的进化遗传:她在集体无意识里可能认为不够脂肪抚养孩子,没有繁殖、抚养后代的能力才会导致自己失恋,失去了繁殖的权利,所以就容易暴饮暴食。
四.自我欺骗,虚荣心理。
自我欺骗和虚荣心理在心理上讲都是自我评价与外在评价存在落差的表现,表现为自我膨胀。在智人时代,我们的祖先在进化的时候都是经历过大自然残忍的淘汰战的,原始人为了获取群体中其他人的注意与重视,弥补自我评价与外界评价的落差,但短时间内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所以只能进行自我膨大,来达到被关注的目的。得到了足够的关注后,在群体中的地位也随之上升,拥有更大可能的交配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