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时空对话]
这一章是《德经》的开头,因为一般认为,《道德经》上篇以“道”字开始,所以叫做《道经》;下篇以“德”字开始,所以叫《德经》。
本章在《道德经》里比较难于理解,同时也非常重要,可以说是“道”的实际应用篇,如果仅仅停留在“道”的高度上,不能够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话,《道德经》就成了空中楼阁,毫无价值!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德”?
“德”讲的是人和“道”的关系问题,“德”是人类的专属名称,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理解“德”:
1、“德”是“道”的属性的外在体现,这种体现是通过人的认识和行为表现的,人的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
2、“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如果没有“道”就无所谓“德”了。并且“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属性,也就是说、人的“道”与“德”达到了合一的高度。其余的,绝大多数人的“道”与“德”是相互偏离的。3、“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所产生的功能表现,就是“德”。
《道德经》一方面是谈“道”,一方面是论“德”,最后的落脚点是“德”。
老子以“上德”为标准把人的“德”从上到下分成五个层次:
1、道,最高标准,圣人级别的人或者统治者的“道”和“德”达到了高度的契合,统治者达到了“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
2、德,失道而后德,再分成“上德”和“下德”,统治者开始从“无为而治”逐渐下滑到“有为而治”
3、仁,失德而后仁,统治者用“仁”实行“有为而治”。
4、义,失仁而后义,统治者用“义”实行“有为而治”。
5、礼,失义而后礼,统治者用“礼”实行“有为而治”。
我认为在以上五级分类的基础上应该再分出第六级,法。
6,法,失礼而后法,统治者用“法”实行“有为而治”。
老子当时批评儒家“德政”不顾客观实际情况,仅凭人的主观意志加以推行,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
但是老子是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者,从老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开始到今天,2500多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人类的“德”和“道”并没有一路契合发展,反而是“德”脱离“道”一路“下流”,人类社会不得不进入了法治社会。
当时老子就感慨万分,痛心疾首,认为当时的统治者的“德”偏离“道”太远,表面上看着人们从“失道”到有“礼”,变得越来越光鲜华丽,实际上是越来越昏暗和浅薄。
因此老子激动万分地大声疾呼:“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并且老子也看到了残酷的现实和他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理想相差太远,所以老子对统治者的最低要求是摒去“薄”和“华”,恢复“厚”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