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立一个体系,必须先建立足够让人信赖的结构。
由于是未涉及过的领域,所以碎片化的知识和缺乏理论的类似于大纲类的知识都不可取。
这样说有两个理由。
第一,上述这两类知识都无法吸收,因为自己没有用来进行比较的基点,无法识别出哪些是对体系有用的知识。
第二,即便通过直觉得到了确实有用的知识,那也是不成体系的,碎片输入,碎片输出。
摒弃这两类知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解决了一个巨大的信息输入源头,避免了“家藏万G书”带来的知识焦虑。
建立结构的方法之一,是利用主题领域较为经典的书籍进行主题阅读。(第一性原理、系统思考)
结构建立以后,是建立联系的过程,更准确的说,是明确联系进而强化联系的过程。因为在第一步过程中,已经可以隐约察觉到各个结构点之间的联系,而这一步,是加强这些联系,为下一步的拓展做改变。
强化联系要利用上一步中主题阅读的成果,具体操作,就是完全消化结构点的知识,在结构点之间建立更多的联系来强化基础骨架。(刻意练习)
第三步是拓展,阅读更多同主题的书籍,增加内容的丰富度。
最后是实践,建立一个结构以后,就可以解决一类特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