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特别讨厌吃苦瓜,妈妈总是一边逼着我吃,一边说「苦口的都是良药」。虽然我都自作聪明地暗暗吐掉,或者闭着眼睛咬牙咽下,但还是暗暗下了决心,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每天只吃喜欢吃的东西。谁能想到,长大了之后,苦瓜成了我喜欢吃的东西,或者说,很多苦的东西都成了我喜欢的东西。苦瓜、芦笋、甘蓝、苦菊,还有咖啡、红茶和美酒。
甜味食物释放的信号告诉人类:这里有我需要的能量;而苦味则让人警惕:它可能有毒。这当然并非绝对,但确实,最苦的东西很有可能含有大量的毒素。对于苦味的本能拒绝,正是来自于这种自我保护机制,也正是为什么,人类对于苦味的味觉接收器有好几十种,而甜味却只有一两种。苦味以最直接的立场给你警示,而孩子,又总是味觉体验最灵敏、情绪表达最直接的动物。
不过,「良药苦口」不是没有道理。茶里具有很高的抗氧化物质,蔬菜、水果中也有苦味,但其中的多酚、黄酮类化合物、大豆异黄酮等都是果蔬营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草药也大多微苦却能治病强身。况且,人类还不断地被苦味诱惑。因为,甜蜜虽好,却总太过单薄平庸,不够耐人寻味,需要辅以其他的层次,而将苦味加以变化、融合,竟然生成了丰富的口感。为什么你选择可乐而不直接喝糖水?棕黑色的可乐中含有焦糖成分,即糖类经过高温熬煮后,产生焦糖化的化学反应,会丧失甜味而略带温和的苦味,而焦糖本身含有丰富的芳香聚合物,模拟了坚果和可可的香气。小剂量的苦味会让甜味更加平衡,酱油、黑啤、雪茄也是同样的道理,锅巴饭、烤面包的焦香味,还有荷包蛋、炸薯条的焦边不正是我们的最爱吗?
据说有75%至80%的人觉得咖啡微苦,不过程度各不相同,而如果加入牛奶和蔗糖,或者搭配甜食点心,就能平衡这种苦味,因为脂质能在我们的舌面形成一层酯膜,苦味物质被其稀释,还能产生顺滑醇厚的口感。在料理苦菜的时候,加入适量的糖、盐、醋、酱油、香草、柠檬汁,用甜味、酸味、咸味、鲜味也能平衡和抑制苦味。小时候吃药苦得哇哇叫的时候,妈妈往你嘴里塞一颗糖,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当然做菜时,抑制苦味的另一方式,是加一点油,再进行高温烹饪。让蔬菜慢慢煎炸出现焦糖化反应,能增加食物的甜度,而高温的蒸煮煎烤亦能让苦味元素适当挥发逸出。
每个人对苦的感知不同,这取决于每个人的味觉基因,甚至一直到今日,苦味测试依旧是科学研究里的关键主题,这也影响到每个人的饮食喜好和味觉感知。对一种苯硫酸苦味敏感度高的人,通常会比较排斥辣椒、芥末、姜等味道强烈的东西,而酗酒的人尝不到苦味的比例较高。根据研究显示,对于苦味感知人群的比例也会因地而异,不同的居住环境、气候、食物和生存竞争,都影响着人们对苦味的敏感度。
公元四五世纪,我国长江流域居民饮茶的方式是,茶叶先蒸过,然后用臼研碎,做成团状,和米、姜、盐、橘皮、香料、奶一起煮,有时还加入糖浆。现在西藏和蒙古一些地方还保留这一习俗。这种饮茶方式传入俄国,所以现在他们还会往其中加入柠檬。陆羽后来摒弃了除盐之外的各种添加物。宋代之后开始喝抹茶,才开始连盐也不再使用了。这些大抵都是为了消除茶里的苦味。热衷在咖啡、茶里加糖加奶,不辨食物原味的人们,可能只是因为他们的味觉太过灵敏了而已。
成年人的世界里,总会觉得能够抵抗本能是一种更为高级的行为。北宋诗人王禹偁曾赞茶如中肯的批评涤荡灵魂,微妙的苦涩似善意的忠告。吃得了苦味,听得进忠言,才是大人,才是君子。就像冈仓天心写的,「涩味在自然界用来表示尚未成熟的味道,而在精神界中则经常表示非常成熟的趣味。广义的仿古主义崇尚颇有深意的古朴的理由就在于此。」长大了,确实好像更能品尝苦中的滋味,越发能理解甘苦的真意。高浓度的苦之后越发感觉口舌生津,劳作之后的冰啤酒(甚至凉白开)意外甘甜爽口,经历过苦痛之后才更能感激生活中的细小甜蜜……这是科学的真理呢,还是说其中,也包含着人的自我抚慰,隐隐地透出些许无力呢?
张大春说柿子有一种少年感,是白羊座,就算熟透了,也还带着不情不愿的涩劲儿,或者说韧性,像是未完的青春期。但其实,果实保留外皮的涩感是为了防止被鸟啄食,就像人一样,长大的过程总是不免受到伤害,因而渐渐包裹自己,试着用涩味的面具掩盖真心。或者,尝过了生活中的太多苦楚,把每一次耐苦阈值的递增视为荣誉的勋章,于是轻微的口舌之苦实在不算什么。但不管怎样,太过坚强的人,都让人觉得有些心疼。
有一天傍晚,在小区里散步,一个小男孩特别开心欢快地边跑边蹦,嘴里欢呼着什么,笑得特别开心。家属说,他看上去好开心,好幸福,虽然此刻的他,可能并不知道自己自己有多开心,有多幸福。是啊,但也只有大人才会这么说,只能感受到纯粹的幸福、并且沉浸在幸福中的人是永远不会懂幸福的。
长大,是用时间让你体会苦,也用时间让你明白甜。当然也有可能,是,小时候,你妈妈做的菜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