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奶”的关键词是满足和陪伴,那么“蜜”的关键词是鼓励和赞美。
在我成长的早期我是否拥有足够爱和陪伴,我已经无从知道,我不知道母亲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迎接我的来,我不知道我的到来对于她来说是幸福还是负担。多年后我听说大姑说在我很小时候总是她背着我去干活,我睡着就放在一边的地上躺着。我想那时候的她应该是很辛苦的,因为当时父亲的工资很低,她也必须出去找点零工来干,才能维持生活。我想,也许那时母亲应该对我是有陪伴也有爱。
我觉得我应该缺的是赞美和鼓励,也就是今天小霞老师所说的“蜜”吧。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父亲和母亲从来没有对我表达过鼓励和表扬,也许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不用表扬。所以,不管我把家务做得多好,把弟弟照顾得多好,学习成绩多优秀,都没有得到过表扬。读一年级的时候,我期末考试得了双百,我兴高采烈地告诉我的父亲,我父亲云淡风轻地哦了一声,就没有下文了。而我邻居的小伙伴只是考了九十多分,她父母亲又是表扬又是奖励的,看着她拿着父亲奖励她的零花钱兴高采烈得去小卖店买零食,我羡慕死了。
我得不到表扬就算了,稍有不慎还被我妈骂得狗血淋头。她总是把我做不好的一些小事,当做很严重的事,不停地骂,语气很严厉,措辞很严重。我妈不但骂我,连我爸也常常因为一些小事情没办好被我妈劈头盖脸数落上半天。搞得我后来做什么事情都谨小慎微的,生怕做错。长大后,我也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没做好特别自责,当了班主任后,学生一些小事没按要求去做,我也觉得很严重,总是小题大做批评严厉他们。乃至后来结婚以后,我家丫头爸爸也因为一些小事情没办好,被失望的我责怪,我会把那种失望的情绪放得很大,好像在我心里有个高倍的放大镜似的。
所以,我一边听课,一边为自己感伤,还一边为自己疗伤。小霞老师和风细雨的讲解真的很治愈,我觉得自己内心那个小姑娘慢慢地好起来了,我对母亲的埋怨也慢慢地化了。
我的大弟弟是带着我爸妈满心的期待到来的,因为他的到来让他们从长达两年的失子之痛中走出来了,所以,他们对大弟弟特别疼爱,包括我妈,她也很少批评责备我的大弟弟。后来因为意外有了小弟弟,母亲为了躲避计划生育回老家有开启了干农活干家务带娃的忙碌艰辛的模式。大弟弟跟着我爸在厂里上幼儿园,在县城读小学,我父亲性格比较温和,不爱批评人,也不喜欢说教,他常常用充满爱的温和语言和大弟弟说话,很宠爱他,经常表扬他,满足他这样那样的要求,帮他买他想要的玩具。大弟弟得到了足够多的爱和鼓励,他的需求也被看见被满足,所以大弟弟的性格特别温和,心态也特别平和,对人对事比较佛系和乐观,对家人都特别好。
而小弟弟跟在母亲身边长大,他的到来是个意外,老中医把脉说是个儿子,所以才被冒险留下来了。母亲在忙碌辛苦的劳作和带娃的日常生活中恢复了她的急脾气,虽然已经不会再像过去骂我那样口不择言。但是,生起气来还是会责骂小弟弟,特别是他”调皮捣蛋”的时候。其实,小弟弟真的不算调皮的,邻居叔叔伯伯婶婶都夸小弟弟乖,刚上四年级的我都可以把不到两岁的小弟照顾好,他真的一点都不调皮,很乖巧,也不爱哭闹。在与他同龄的孩子高高兴兴去幼儿园的时候,他小小年纪就跟着母亲去地里干活,比如说母亲种豆他跟着在后面放种子。就是这样乖的娃,还是常常被母亲责骂。所以小弟弟的脾气和我一样,有点急,自信心也不足。但是,我们会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幸福。
因此,我深深认同《奶蜜盐》里这一段话:“一个人一生是否幸福,往往与他的快乐能力有关,而快乐能力的培养主要来自童年得到的甜蜜。父母的鼓励与赞美是孩子一生的主要甜蜜之源,会让孩子认识和体察到一个美好的世界,并且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中成为一个酿蜜的人。”
小霞老师说她会把别人送给他的“蜜语”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她真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美仁啊!我觉得这个主意特别好,以后我也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