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几周最热门的综艺是哪一个?恐怕非《演员的诞生》莫属。没有爆款的体质却得了爆红的病,号称演员版的《我是歌手》,在布悬念和炒话题上是与《我是歌手》不相伯仲,可是直面综艺内容时那可就与《我是歌手》大相径庭了,好比章子怡和郑爽之间差了十个范冰冰。
但是这并不妨碍人家出戏,到目前为止一共播出了三期,可是关于《演员的诞生》的热度硬生生的在全网挂了三周,话题与争论更是数不胜数。
从第一期的章子怡与刘烨由于郑爽对演戏缺乏敬畏感的争吵引爆舆论之后,这个节目就走上一条不归路,尽管数据很漂亮口碑却直下。
第二期又是同样的套路,先是刘烨秒删微博谴责浙江卫视孤儿剪辑,后又是宋丹丹在微博上向辛芷蕾致歉,到最后第二期的节目确实没有什么亮点。
第三期热度更是从节目开始贯穿到节目结束,也许是背后的团队看到了炒作带来的无限好处,便将这种套路用到了极致,奇怪的是每次都有人买单。
在节目未播前,预告片中王俊凯与章子怡的互怼直接上了热搜榜,紧接着刘烨又在微博上讨好欧阳娜娜,这样的行为真的是败光了路人缘,然而接下来的热搜可真是叫人长吁短叹,郑昊戏霸。
戏霸的说法对一个演员来说是致命的,那就意味着他不尊重工作人员,没有一点合约精神。说这句话的人又是谁,欢瑞副总裁姜磊,可能很多人根本不认识他,看看他主导的公司所出品的影视作品就知道了。
《古剑奇谭》、《盗墓笔记》等皆为烂片,一味的重视流量而忽略作品本身,真不知道他有什么资格去评价一个老戏骨的演技。但是从另一方面想,他真不愧为副总裁,对于引导舆论和看重市场还是有两把刷子,懂得怎样透过浙江卫视这个平台去最大化的发散自己的言论。
纵观以上的种种热搜看得出,这档综艺节目从头到尾好像除了章子怡,剩余的其他人都选择屈服了资本。
其实,从前两天的“双十一”晚会就能得到这个讯息,无论多大的腕在资本面前渺小的像一只一手就可以碾死的蚂蚁。
关于马云在《功守道》里的演技,妮可基德曼说道:“他是无与伦比的,把好莱坞大佬都秒了。”
当主持人问李连杰马云的功夫怎么样,李连杰的回答是:“马云已经是个太极宗师了,而且使超九段级别的那种。”
号称“宇宙最强”的甄子丹则表示:“自己拍了很多年电影和打戏,和马师傅第一次合作,甘拜下风。”
在《演员的诞生》里刚正不阿的章子怡又是如何评价马云的呢?她的回答是:“在大家心中,马云爸爸是不是最棒的?有演技,在我心中就是马云爸爸。”
好吧,原来你们都是一群戏精。
除了这些糟心的东西之外,《演员的诞生》还是有好的一面,它让观众发现了一批好演员,也把中国影视行业的遮羞布撕掉了一半。
先说通过它发现的好演员,其中就有周一围、翟天临、黄璐、辛芷蕾等人。
也许直到这个节目才让大家记住这个被评委们称为戏疯子的男演员。
他在和尹正演的对手戏中扮演一个有情有义的黑社会老大,对尹正扮演的革命者先是怀疑后是敬佩,最后不顾日本人会找自己的麻烦,将一船药品送给了尹正。
在表演的阶段,他的每一个表情都有细节。
既有黑社会大哥的威严感。
又有枭雄式的豪情。
脸部的肌肉变化,都有戏。
其实周一围的代表作并不少,像让章子怡和刘烨连连称赞的《绣春刀II》中杀手丁修一角。
还有豆瓣评分9.2的《红色》,在这部剧里他演了一个单纯正直的巡捕铁蛋。
像周一围这样有演技,有代表作,但之前并没大火的演员,在《演员的诞生》这个舞台上我们还见到了许多。
比如第一期中的黄璐,如果不是这个节目,也许很少会有人知道,中国还有一位女演员,同时提名过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吧?
2007年因《盲山》,获得第6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提名。
2009年,因主演斯里兰卡电影《世界之间》,获得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提名。
2014年因为《推拿》,获得第64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提名。
好的演员就是演什么是什么,不露痕迹地让你从信服到佩服。
可就是这样一个在国际影坛上大放光彩的女演员,曾在戛纳电影节上,作为唯一个带着作品走红毯的国内演员,关注度却寥寥无几。
2016年,黄璐主演的新加坡影片《A Yellow Bird》入围了戛纳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周长片竞赛单元。
还有同样是第一期里,让人眼前一亮的翟天临,也是贡献了让人惊艳的表现。
他和余少群重现了《绣春刀》的一幕,翟天临饰演的锦衣卫奉命来抄自己干爹魏忠贤的家。这个锦衣卫曾经被魏忠贤当做“奴才”一般的对待,所以趁着魏忠贤失势,来报仇。这个角色内心非常复杂。
他是个有野心的“小人”。
对所谓的“干爹”又是充满着有怨恨。
翟天临将每一个情绪都表达地收放自如。
87年出生的翟天临年龄并不大,但他出道却是很早。2000年,13岁的他就主演了文艺片《少年往事》,这部电影还入围了当年的金马奖。
但一直没有大红的翟天临直到今年的两部剧《军师联盟》和《白鹿原》,才让大家注意到这个演技和气场不熟老戏骨的年轻演员。
《白鹿原》里白孝文一角,被大家称为“毁容式演技”。
为了演这个角色,翟天临在开拍前一个月迅速增重20斤。
翟天临是张嘉译力荐给剧组的,现实生活中两人也是忘年交。但因为两人饰演的角色,是水火不容的两父子,这两个将演戏视为生命的演员,为了情绪的酝酿,硬是9个月没说话。
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惊人,特别是张嘉译鞭笞翟天临的一场戏。翟天临额头上青筋暴起,咬牙隐忍,到最后眼睛中含着恨意的若有所思。几个眼神就将人物心理变化传递了出来。
之后因为吸鸦片沦落为乞丐,他又能将一副无赖的样子演得惟妙惟肖。
而《军师联盟》中,翟天临更是跟吴秀波,于和伟这样的老戏骨对戏,气场也没有被盖住。
本来他是被选中演曹植的,但导演觉得和司马懿对手戏众多的杨修,必须要一个气场强大的演员来演,所以临时将翟天临的角色换成了杨修。
《杨修之死》大家小时候课文都学过,对杨修的印象大多都是孤高自傲,翟天临确实将杨修的傲气和有志向演了出来。
但杨修并不是一个单面角色,相反,他的人物特性非常复杂。有几个场景翟天临演绎地十分准确。
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违心害死他很欣赏的司马懿时,他声嘶力竭地大叫。
翟天临后来说当时拍得时候声音爆掉了,后来自己又去给这段重新配音,一次下来嗓子已经充血,都能咳出红血丝。也是这段充满爆发力的嘶吼,一下子就将一个文弱书生第一次杀人时内心的崩溃演绎了出来。
而另一场戏是杀头前与“竞争对手”司马懿告别的那一段,两个演员全程含着热泪“眼神杀”。
第二期里,我们又认识了另一个优秀的演员,辛芷蕾。
节目里面她和舒畅上演了一部“宫斗戏”。舒畅饰演的丫鬟被皇上宠幸,做为失宠的妃子,辛芷蕾饰演的贵人心中又嫉妒又怨恨。之后更是被一纸诏书夺去身份,与丫鬟身份对调,这种人物的反差在短短十来分钟中呈现,也是颇有难度。
但辛芷蕾将一个宫中失宠嫔妃的“狠”和“恨”很有层次地表达出来。
先是主子的咄咄逼人。
还有被手下宫女扳倒后的生无可恋。
辛芷蕾的每一种情绪都演绎得十分到位,每一个眼神都是戏。
用宋丹丹的点评来做个总结:“惊心动魄”。
其实辛芷蕾之前也有过两部电影,一部是口碑炸裂的文艺电影《长江图》,一部是口碑和票房齐飞的《绣春刀II》。
《长江图》入围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和金马奖等重量级奖项,更是让饰演神秘女子“安陆”的辛芷蕾,彻底找到了演戏的感觉。
《绣春刀II》虽然辛芷蕾戏不重,可戏中与张震对戏,她也能丝毫不怯,完全压住场。
但是这些好演员能够红的寥寥无几。
那什么是走红的捷径?
常见的情况,比如一个角色红了就一直演这种角色。
现在很多演员,一个角色红了以后,就一直演同一类角色,这样是能让人迅速记住。但久而久之,自己的角色也被限制住,很难跳出自己的角色定位。
而好的演员是不愿意被局限的。
辛芷蕾在演完《长江图》之后接受采访时曾经说:“我想要演更多不同类型的好戏,就像我的偶像梅姨一样,她能演歌舞剧,也能演特别悲情的,也能演女魔头,什么都能演。我希望我未来的戏路不要固定在一种类型,我希望我多尝试,什么角色都能去体验。”
而冯远征在演安嘉和成名之后,20多个类似的角色找到他,他都一一拒绝,就算有再多片酬也不演。
他宁愿在话剧舞台上演默默演戏,也不愿意成为类型演员。
或者,沉迷买热搜,刷绯闻,追求大量曝光,却忘记演员是需要神秘感的。
如何让观众加深印象?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一个时间段密集出现,呈现霸屏之势,迅速取得关注度。
比如多演几部偶像剧,多上几个真人秀, 也许就一夜爆红了。可这样演员的神秘感和距离感就没了。
就如翟天临所说:“私底下的性格绝对不能让你们知道,这也是我很少接真人秀和综艺的原因。综艺可以接一些访谈类和文化类的,如果接一些过多表达自己的节目,实际上对观众不公平。他们在镜头里看到,原来你是搞笑的,脾气是直率的,而当你去塑造一个不搞笑的、有层次、有深度的角色时,再想让观众相信,这对观众是一种折磨。”
立人设,博好感,却失去自己的个性(这也是“走红捷径”常见的通病)。
就好比《猎场》中出演胡歌“贵人”的孙红雷一样,孙红雷本身是有演技的,但是观看的时候弹出的弹幕就毁掉了孙红雷精湛的演技。当他一出场时,弹幕上尽是“天空一道雷,地下帅雷雷”、“颜王、颜王、颜王”、“极限三傻”,真的是瞬间出戏啊。
为了拉近跟观众的距离,演艺圈越来越讲究“人设”,他们身上的标签从“演员”变成了“全民老公”、“励志女神”...
可为了迎合观众,标榜人设,久而久之将自己的个性隐藏得越来越深,可我们都知道要演好戏,必须要有个性,这样才能对人物和角色有更多的理解和感知。
在很多好演员心中,戏才是最大的,他们更愿意将演技放在角色上,而不是生活中。
明星就算赚得盆满钵满,也只能成为一种现象,而只有演员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证,留下让人铭记的作品。
再说它撕掉一半的遮羞布,这块遮羞布不是别人正是被冯小刚痛骂的“垃圾观众”的我们,一件产品的蓬勃发展一定要有足够的市场容量和充足且有增量的消费者,现如今烂片横行,鲜肉霸屏不就是我们捧出来的么。
近十年,豆瓣评分在8分以上的华语电影有27部,其中包括2部动画片和2部小戏骨类的电影,而在院线大卖的只有《湄公河的行动》一部,但是2016年全年仅在院线上映的电影就达397部,也就是说好电影占比仅为7%,这还不算过去八年所产生的华语电影,要是将这部分一平均这个数字会更加的惨淡。
既然电影如此,那么电视剧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豆瓣评分8分以上的电视剧近50部,其中动画片为33部,这样一对比,国产动画其实还可以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糟,然而国产电视剧可就叫人伤了心了。
可是,如今的电影市场的现状是什么?哪怕有一部华语电影评分达到7分以上便会引来一众影评人和影迷的欢呼雀跃,这是一种悲哀同样也是市场畸形发展的所必须经历的阵痛。
显然,电视剧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仙侠剧、脑残剧充斥于荧屏与网络。因为小鲜肉和小花的存在使得“演技”这份演员的本职业务的关注度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作品质量的下降也日益剧增。
钱,好赚了;技,快没了。
在以前,演员是个门槛相对较高的职业,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进入。首先得有良好的外形和肯吃苦的精神,其次是对这份职业的尊重,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都难以做到业务熟练,何谈跨界。
90年代,香港电影引领华语电影世界,他们的工艺水准已经达到了流水线生产,一部电影的诞生可能只需要一周的时间,但是我们如果现在回头来看那些用短时间拍出来的香港电影,即使布景简单,剧情单一但是演员的演绎叫人尴尬的似乎很少。
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有工开他们才有饭吃,而让别人开工的基本条件就是演技达标、吃苦耐劳。可是千禧年之后,香港电影没落,大陆市场开始起飞,热钱的不断涌入使得演员的谋生手段不再单一。
在不拍电影电视时,可以通过接广告、综艺、代言等方式来养家糊口,久而久之,明星和背后的公司就会发现与其耗费那么长时间拍戏还不如轻轻松松地接综艺、代言,几天时间就能挣到以前几个月才能挣到的钱,何乐而不为。
这样下去的结果是什么?人心浮躁。明星不再专心打磨演技和歌艺,转而向人设发展,向粉丝们喜爱和期望的方面塑造,因此,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中国,遍地都是明星。
如今的明星根本不需要技艺傍身,长得好看听话按公司的包装来就行,接下来的就是无限地宠粉,各种爱你不间断,然后才能钱多多。
所以别怪娱乐圈浮躁,影视行业疲软,流量大神当道,演技派难以出头,这就是观众的选择。
好在,这样的现象看到了一些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