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过得特别忙碌,上周末仿佛是昨天,但一下子就这周五了。这一周我经历了两种情绪状态,焦虑和坦然。从上周日开始,我焦虑不安。为什么焦虑?上周五接到了一个任务,担任一个项目的Leader Programmer。这个项目不难,只不过我是第一次接触,心里没有底。上周五,我是这样想的,反正还有个周末,可以周末加班,两天应该足够我入门。可能内心对新任务恐惧,自己故意拖延。实际情况是,周六我慢慢腾腾地帮同学做一些分析工作,周日上午磨磨蹭蹭没开始,一下子就到周日下午。本来,计划两天了解新任务,现在只剩半天,内心充满焦虑、懊悔和自责。负面情绪,不断翻涌。没办法,硬着头皮去查资料、看案例。
这样半天突击的结果是,我大概了解了这个任务的流程,但心理依旧没有底气。说明文件上的具体每一项内容太简略,脑袋里乱一团乱麻,无从下手。作为Leader,除了自己的编程工作,我还需要考虑项目分配、组员时间管理、与其他site的沟通联系。特别是沟通联系,打心底讲,就觉得这是一个挑战。虽然,我们公司是一个外企,正常工作沟通交流都是英文,但平常这些内容都是以邮件为载体。邮件可以花很长时间修饰整理,所以沟通交流并不难。作为Leader,考虑的事情比较多,很多问题可能突然出现,我需要和国外同事即时探讨。一想到这,我心里更没底了。
上周末就这样充满焦虑地焦虑过去了。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周一,上手后发现这工作并没有那么困难。首先,我向同事要了一个已经完结的类似项目,我把这个项目的所有的文件都浏览一遍,对整个任务的工作框架有了清晰的认识。这时候任务如何分配、操作,自己已经有了成熟的想法。关于与国外同事的沟通,一两天迅速提升自己的英语交流能力,显然不太现实。于是,在遇到一个问题时,我尽量先把这个问题涉及到各个方面都考虑到,在记事本里用英文写好措辞。即时交流的时候,我再输入一遍。这样下来,整个交流过程比较通畅,没什么差错。没有出现因词汇量不够,而无法表达自己想法的情形。再者,工作上的英语交流,语法、用词都很简单。只要说明问题,即便语法、用词不当,对方也能理解,没什么大碍。交流得越多,就越熟练,后来我就不另外打草稿了。
现在,组员的任务我已经分配好,大家按照时间表逐步推进。不出意外,任务应该会顺利结束。当然,这过程中肯定还会遇到其他问题,但心里有底气了,知道自己可以胜任这个Leader 的工作。回忆上周末自己焦虑的情形,不禁觉得好笑,产生那么多焦虑有点可惜,毕竟这个项目也不难,应该把焦虑匀一点给以后困难的项目,太浪费了。。。
做Leader的过程,自己处理问题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之前我只要做好分配的任务就好,完全是一种被动接受。那时候,我不需要做多余的考虑,自己局限在一个个的具体的任务中。而现在,自己不得不去考虑任务的整体框架,拆分任务给个人,估算每个人所需要的时间,与其他Team沟通。从Leader角度看,具体的任务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协调好资源,完成这个任务。这样的转变,是一种认知提升。角色转换,虽然导致处理的问题更多,挑战性更强,但新角色会倒逼自己去主动思考解决问题。与之前被动接受相比,我更享受现在的工作状况,以至于都有点迫不及待地想要接受更大的挑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