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结尾
优美的乐章要有好的尾声,或是余音袅袅,或是震撼人心。作文的结尾起到了归纳全文,照应全篇,深化中心思想的作用。综合运用好各种抒情手法,才能使文章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回味无穷,又称其为豹尾。
一篇好的作文,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那么,怎样写好作文的结尾呢?以下总结了十二种常见的作文结尾写法可参考。
一、自然收束 水到渠成
所谓自然结束式,是指把文章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这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顺着文中所叙之事的自然发展,以它的必然结果作结尾,没有套话、没有空话,简单、自然,可使文章的结构显得十分完整
二、卒章显志 画龙点睛
这种结尾方式,是指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使文章中心鲜明突出。“卒章显其志”(白居易)和“画龙点睛”指的都是这种方法。在文章的结尾处,有含义深刻的语句,来概括文章的内容,点明文章的中心,加深读者的理解。
三、首尾呼应 凸显主旨
首尾遥相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能唤起读者心灵上的美感。文章的结尾和开头互相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密,主题突出。这种结尾法很常见,也容易掌握。
四、引用佳句 多姿多彩
用名言、警句、诗句、俗语、歌词等收尾,洋溢着诗意,揭示着真谛,呈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意味深长。在结尾时,引用名人名言(或诗词歌赋)来说明问题,阐述观点,境强说服力。
五、巧妙发问 引人深思
结尾以发问的形式提出问题,启发读者思考,具有感染、强调的作用,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问句可分为疑问、设问、反问等,在结尾时若能恰当运用问句,可以增强语势,可以发人深思。
六、联想引申 多姿多彩
结尾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使主题得到升华。根据文章内容发展和主题表达的需要,在结尾时展开不受客观真实限制而又合理的想象,虚构出生动离奇、美丽动人的情境。这种结尾运用得法,可以极大地提高文章的感染力。
七、抒发情感 气势不凡
用抒情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真实感、充足感。受所写的人、事、物的感染,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紧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以饱含感情的句子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拨动读者的心弦
八、景物烘托 情景合一
采用描写景物结尾,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昧。文章结尾时不直接点题,而是通过描写景物自然地烘托文章的主题。这样的结尾含蓄,耐人寻味
九、启发思考 意犹未尽
即作者用恰当的词语组织形成句子,结尾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让人有所启迪,获得感悟,可谓情韵深厚。结尾给人以某种教育或启发,作者用恰当的词语能使读者思考回味,给人一种“言已尽,意无穷”的感觉。这种结尾法一般适用于写人、记事、写景的文章,同学们写作时要注意描写要为突出中心服务,切忌毫无目的描写或为了描写而描写。
十、出人意料 戛然而止
这种结尾不是按照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处理人物或事情的结局,而是用意想不到的结局戛然而止,让人在目瞪口呆之余,不禁感叹作者的奇思妙想、生活的千变万化。按照叙述顺序,先交待起因、经过,就在临近到收尾时,突然交待出乎人们意料的结果,使人眼前陡然一亮,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十一、含蓄深刻 余味无穷
含蓄结尾写法,就是把要说的话、表达的真情隐藏起来,使文章结尾留有空白,常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和空白艺术,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余地,使人浮想联翩,能把读者引向更深远的境地,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奇效。
十二、升华主题 揭示本质
所谓升华主题,就是在主题的基础上自然延伸,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丰富和深化主旨内涵。在文章的结尾对所写的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归纳出具有普通意义、哲理意味的语句,从而提高文章的立意。
与文章开头相比,结尾的作用更不可忽视。古人在谈到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李渔曾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所谓“媚语”,即富有文采、意蕴深刻的语言。有文采的结尾,耐人寻味。一般情况下,结尾都是按照文章的内容发展和作者的思想脉络自然写出,不拖泥带水。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文章的结尾往往决定于文章的内容、文体的性质和写作的具体情况等,或总结全文、以揭示主旨;或展示未来,以鼓舞斗志;或抒发情怀,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或造语含蓄,使读者掩卷遐思。
作文结尾方法千万,不管怎样落笔,都应与正文一线相生,不可缺痕。并且不管什么方法结尾,都应该简洁明了,如果长篇大论,就会冲淡正文,喧宾夺主,给读者以“画蛇添足”之感,文章的感染力就大大削弱了。古人云:“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文章的结尾关键要有丰富深厚的内容,经得起咀嚼,能启发读者想象和思考,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止”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