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问老和尚,师傅你怎么能那么高深莫测?香客每每有似有所悟,欢喜归去?老和尚微微一笑,摸摸小和尚光头,转身进屋。小和尚似有所悟。
同学问桔子,桔子你为什么不写作?桔子微微一笑,班里大叫:还有谁,赶紧发文章,我给同学们送点读后感。同学皆夸,桔子好人啊。
同学们,知道了吗?我为什么不写作?不是不想写,而是写不出啊。这个写不出,不是说写不出几千个字拼凑成的文,而是写不出至少现阶段自我感觉还满意的文章。
我为什么写不出?静下来仔细分析了下得出以下几点原因。
1、我是“真的”没有时间
这是我这周二一天时间使用效果图。11小时43分钟上班干活,6小时17分钟基本睡眠,3小时5分钟投资(含英语学习、身体锻炼)和2小时53分钟浪费(吃行聊愣)。
写作只是目前的爱好,所以不可能占据工作时间。睡眠时间自以为够少了,就不能再克扣。对于投资,目前计划着从新捡起英语,这个时间必须持续保留;而身体长期不适的我更必须将锻炼坚持到底,时间不能削减。而浪费的时间,那也是每天所必须的,除非自己杜绝身边人际交流。
这么算来,我的确是没有较为整块的时间用来写作。
但利用一些间隙时间呢?Spenser第一节课中说到,写作的两大陷阱之一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
所以,我是听老师话的好学生。
2、完美主义者的无奈
一篇好的文章如何吸引我?一个是真诚的走心,还一个是真诚的干货。而趋向完美主义的我,也感觉自己写的文章也必须做到这其中一点,我才愿意去写。
那么,问题来了。我从不缺乏真诚,可就是没有干货还难走心。
先说干货。凭什么人家干货能触动你的内心,那么轻的几句话直接击垮你的防线,让你心甘情愿献上膝盖?因为那些干货是人家读了几十本、几百本书总结出的鲜汤再经几年、几十年不断摸爬滚打实践出来的真正精华。大道理谁都会说,干货可不是任何人都能总结。这么说来,这二十几年来平平淡淡的人生,我凭什么能总结出真正干货让人认可?随意盗点他人干货加上点自己感悟就去班门弄斧,自取其辱。
再说走心。工作的范围、交集的圈子,总是那么屁大点,每天鸡毛蒜皮事,我可怎么走心?看到同事朋友斗个嘴,我得去深究人际关系学?看到某人随地扔垃圾,我得去探讨国人素质该如何21天内提高?恐怕自己还没走心先失心疯了。
这么看来,我是两点要素都没有,逻辑上是写不出吸引自己的文章,作为一个标榜完美主义的我,怎能去写不可能写好的文章呢?
3、瞎评论多了可得“遭报应”
“个人觉得第一段与后面脱离太大了 ”
“非要细究,那我个人感觉前两个故事说明的问题比较类似,而第三个比较勉强。”
“最后一段收尾,觉得与主题默契不够,估计写到最后思路有点乱了。”
“从读者角度来看,感觉有点乱 ”
这么几天来,每天去看看同学的文章,本着“尽心尽责”的原则,我绞尽脑汁深挖“毛病”,然后以一位高人姿态对文章评头论足,好不快意。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考虑着尽可能晚点挨或者挨少点,我也得深思熟虑再发文章。不然一篇烂文发出,同学们都看清我真相:桔子乃哗众取宠无才无能真瞎说之人。我还有何颜面留在二班抗大旗啊!
这么一想,我还是努力发些读后感。文章吗,再说吧。
同学们,看到这里,大家能理解桔子的难处了吧?
如果理解了,真的感谢你。同时,也恭喜你。
你成功入坑了。
毕竟我还是有时间挺走心的发了篇烂文出来,以上三点并没能阻挡我写作的步伐。
后记
晒两句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比较有触动的话。
“越是能力差的人, 越有那种非常不现实又极其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
“把自己标榜成完美主义者,是他们抬高自己的手段,是他们不去做一些事情的借口。他们把这个借口说出的时候真个掷地有声:‘做不好的事情我不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