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的惯性思维,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
树立创新意识,要改进思维方法。党员干部要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制定新标准,树立创新意识。在干事创业中敢于创新,勇于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在探索中不断突破,把创新精神贯穿工作始终,敢于突破传统,敢于大胆尝试,才能在干事创业中干出成绩,带领人民群众朝着美好幸福的生活不断前进,创新就是不断创造和发明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等。
党员干部要有创新的胆识。古人说:“ 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创新的时机抓住了,思路谋划好了,也还要具有雄的胆量才能去实行。正如邓小平在南巡讲话时所强调的,“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创新就是一种尝试、一种探险,就得要有一种“闯”和“试”的胆识和勇气,要敢为人先,敢于“第一个吃螃蟹”。许多事实证明,有胆有识,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担风险,就会千方百计地超前思维,大胆探索,开拓新路。要常思考、常实践、常探索,善于去想别人所未想、求别人所未求、做别人所未做的事情,不断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创新意识来之于强烈的事业心和对工作的热爱,来之于对自己事业的成就感、危机感。创新既是一个思想观念问题,一个能力素质问题,更是一个精神状态问题。一个得过且过、不求上进、对工作无所用心的人,必然流于平庸,而不可能有什么创新动机和创新实践。只有牢固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激发的我们的工作激情和创新意识,才能面对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在化解危机中创造新的机遇,开创新的局面,取得新的成绩,才能不断追寻新的发展目标,不断推进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