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地,我们这乡镇上,或县城里,胡辣汤是早上的大买点,广受人们喜爱。早上天未亮就开门营业,一直经营到上午十来点钟。
然而,我家附近有一家胡辣汤店,白天从那儿经过时,它是闭门谢客的。门前有个显眼的牌子,营业时间:晚7点到早5点。每每地,你会怀疑它是否处于歇业状态,因为不曾见它开过门。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个牌子本身就让人好奇了。试想,早起的人往往行色匆匆,各有其事。一碗胡辣汤,两根油条,或几个包子,如此快餐,善哉,妙哉。然而它,门头上分明有——胡辣汤三个大字,竟于早晨五点钟打烊了。晚上,等你“喝了汤”(本地俗语,吃晚饭的别称),出来散步了,它却开门纳客了。这,不仅让人感觉别扭,而且会凭空(时间)失去多少“客源”呢。
再者,它卖的,不是人们晚上寻常习惯的汤粥、米面,或者火锅,鸡、鸭、鱼等什么的,而只有胡辣汤。初次来的人会问,有没有其它的粥,比如小米粥、黑米粥等等。“主人”答,没有。豆腐脑与胡辣汤,常常是早餐的黄金搭档,两者水乳相融,鲜美可口,美其名曰“两叉”。倘若你没有咸的食欲,喜欢清淡一点的,问道“来一碗豆腐脑”。店员同样会说两个字——没有。
这时,你不禁惊讶于这夜市胡辣汤的经营方式了。这种错时营业,与早餐“本末倒置”,本身是独特之处。现在这豆腐脑还不单卖,这个“卖法”,印象中该是第一家了吧。夜市胡辣汤,还真有一点“个性”哎。
照例地,柜台后面的墙上,有一张红色的价目表,清晰地展现了本店的食谱和价格。不同的是,除价目表是广告公司制作好的外,其余的字都是用荧光笔手写上去的。这又是它的一个不同之处。
店里正好有一名外卖小哥,坐等了约一分钟后,蒸包熟了,店员开始打包。小哥带了装好的两份胡辣汤,两笼蒸包,骑行到夜色中去了。胡辣汤6元一碗,水煎包1元两个,精致的蒸包,七个一笼,6元,糖糕一个1.5元。还有卤蛋,鸡蛋饼,散称油条等,不一而足。其中蒸包按笼卖,不零卖,一笼吃不完,可打包带走。
前台店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个头不高,体态微胖,面容富态,一双不大的眼睛,炯炯有神。看出顾客的疑惑,他补充道,经营夜市,晚上的价格会稍贵,工人工资也比白天高,我们的食材都是尚好的,保证顾客吃的放心。哦,这一点倒是我们没有料到的,想一想也的确是这个理。这应该算是夜市胡辣汤店的一个理念吧。
初来乍到,加上好奇,就与这店员搭讪几句。原来,夜里十一点多开始,是这夜市店的高峰期。就餐的人排起了长队,络绎不绝。
“凌晨两三点有人来吃饭么?”
“有啊,这时候常常是几个人一块儿来的。经常四五个人吃个二百多,是常有的事。”
“什么,四五个人吃二百多,能吃完么?”
“是的,连吃带捎嘛。大部分人都会带回去一些。”
我报了一碗“两叉”,一笼包子,包子需要等两分钟。店员接着说,其实我们的煎包是特色,来的人大部分都会吃煎包。承他美意,就尝尝水煎包了,尽管我晚上不习惯吃油腻的东西。
说着,店员拿来一个凳子,搬到价目表前,站到上边,认认真真地,在水煎包前,填上“牛肉”两个字。字写的还不错,有模有样的。现在是晚九点多,开始有人陆陆续续地进店就餐了。那胡辣汤味美纯正,豆腐脑软嫩新鲜,入口即化。我才发现,这夜市胡辣汤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差异化的经营时间,和方式理念,重点在于优质的“产品”,味道鲜美,受人喜欢,赞不绝口,回头率自然不会低。
此时,我也明白他为什么刚刚说,吃不完带走了。这是顾客的一种常态,更是店里的一种自信。由此推想,夜里来吃的人,早上大概率会晚起,翌日包子一热,省事方便,何乐而不为?再者,还可将此美味带回去,与家人一道分享。但凡有一点,东西要好,你得喜欢吃,最好是百吃不厌。如此,善莫大焉。
晚上到家,不知何故又想到了此事。这夜市胡辣汤的(经营)诚如那店员所说?谁会在夜里,甚至是凌晨去喝汤呢?兴许会吧,刚才店里的顾客,以及外卖小哥,不就是实证么。一些耍到深夜的人,或者其他的人,出来吃个宵夜,吃的实惠,顺心如意,这里不正是一个好的去处么?至于顾客人群,年轻人理应占有一大部分比例吧。
话说回来,自己缘何对着对这夜市情有独钟,它的经营与己何干呢?时光倒流十几年,还在念大学的我们,不是经常晚上学习到十点多,或十一点多,然后去网吧组队“跑”卡丁车,零点之后回来,到路边夜市摊上一饱皮囊,好不潇洒的么。
时光无情人有义,迈向中年的自己,如今晚饭后就不再进食,清心寡欲了。胡辣汤,夜市,大概是年轻人的专利吧,竟与我无缘了。想到这里,不禁又有一点恍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