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当领导给你布置一个很有难度的新任务时,你是什么样的反应?是怕自己做不到,尽可能的推脱逃避?还是会把它当做一次成长和学习的契机?
当你面对一个两难选择,比如说是继续从事现在熟悉稳定的工作,还是换到一个机会更多但也更有挑战的新工作时,你会如何思考和选择?是尽可能的规避风险,还是把风险看作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在生活中面对这类困难和挑战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也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取舍,最终收获不一样的人生。那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呢?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使用的是固定型心态还是成长型心态。
能力并非天生
拥有固定型心态时,人们认为自己的能力、天赋和智力是永恒不变的,其他人的也不会变。因此,固定型心态的人,往往会十分在意自己在人前的完美形象。当面对困难或失败时,他们会认为是自己不具备某种天赋,甚至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为了避免这种痛苦,他们往往会选择躲避风险和挑战,遇到困难时会轻言放弃。
80%左右的领导者在领导力方面不能让下属满意,而领导者却不自知。这是因为居于高位时,大多数领导者迫于社会和文化的压力,他们需要不断的向人们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这让他们非常在意自己的美好形象,下意识的不断地证明自己的优秀。因此他们变得非常抵触风险、不敢创新、恐惧失败,遇到问题时倾向于推卸责任、而不敢找出并解决真正的问题。对美好形象的过度在意,无形中强化了领导者们的固定型心态,这样的心态又使他们丧失了迎难而上的勇气,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而拥有成长型心态时,人们相信通过努力可以使能力和表现得到提升,因此不会执着于保全自己的完美形象。两种心态间看似微小的差异,却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拥有成长型心态的人,往往会十分看重学习和成长。因此他们不会处处躲避挑战,而是会把它看作促使自己进步的机会。当遭遇困难甚至失败时,他们不仅不会轻言放弃,还能有力量从困难和失败中吸取经验,使自己获得成长。
迎接挑战,不懈努力
迈克尔·乔丹曾经说过这样一席话:“我在职业生涯中有过9000多次的投篮失误,输了近300场比赛,我有26次以为能投入让球队获胜的一球却都失手了,我的生命中有一次又一次失败,这就是我能成功的原因。” 乔丹并不会因为投篮失误或输掉比赛就否定自己,相反他认为每一次犯错都是提升自己的机会。他会从中总结经验,让自己在未来的比赛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显然,乔丹是一个具有成长型心态的人,这种心态也是他能够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且根本的驱动力。
那为什么有的人拥有成长型心态,而另一些人却是固定型心态呢?
这是由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同。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总是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听到对我们聪明或者不聪明的评价,我们就更容易形成固定型心态,而如果父母和老师总是强调努力和方法的重要性,那我们就更容易形成成长型心态。
此外,如果我们成长在过于看重成绩和分数的环境,也会使我们发展出固定型心态,因为这样的环境使我们更习惯于把错误与失败联系在一起,而不会把错误看作是成长的机会。
学者们对固定型心态和成长型心态的研究已经长达30多年,其中涉及了非常多方面的内容,如果要把这些研究结论精简成一句话,那便是:“培养成长型心态,会是你为取得成功做过的最重要的事之一。”因为成长型心态是让人们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即面对挑战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如何培养成长型心态
如果我们想让自己更快的成长,获得更多的成功,却缺少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怎么办呢?没关系,通过学习和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拥有这样的力量,即培养自己的成长型心态,以此获得更大的成功。
为了讲得更清楚,我们先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理解一下心态究竟是什么。为了更快速的做出反应,我们的大脑会将重复出现的思考过程形成神经连接,心态其实就是我们大脑前额叶皮质里的神经连接,它可以使我们迅速的以可预测和重复的方式来处理信息。
因此,当我们想培养自己的成长型心态时,只需要有意识的用成长型心态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此不断强化大脑中成长型心态的神经连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会形成成长型心态。
乔舒亚·阿伦森等研究者发现,只是让学生们做一个培养成长型心态的小练习,比如写出自己是如何努力学习的,而不管遇到的困难,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就跟对照组相比有更多的提升。研究者一再印证,仅仅通过一个小小的练习都能对一个人的心态和行产生积极影响,并持续6周之久。只要我们相信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我们就有了行动的动力。这里再给大家提供一个有助于在工作和生活中培养成长型心态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第一步,意识到自己当下的心态。
固定型心态和成长型心态最本质的区别在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是更在意维护自己外在的完美形象还是更关注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因此,在遇到事情时,我们要反观自己,是不是更关注和维护自己的外在形象,以及是否试图证明自己和自己的天资才干?如果不能轻而易举的完成一项任务,有没有畏难怕事的情绪,是不是想要就此放弃?当事态变糟时,是不是怨天尤人、推卸责任?当收到建设性的批评时,是不是容易出现防御行为?如果有,那么我们就可以先让自己慢下来,告诉自己这是固定型心态式的思考。
第二步,确定目标,制定改变路线。
一旦清楚了自己当下的心态,我们便拥有了改变的起点,接下来就可以制定提升自己的奋斗路线了。我们要意识到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当面对挑战的时候,我们的认知很容易跳回原来固定型心态主导的思维模式,此时不要立刻回击,而是让自己重复步骤一来意识到自己当下的心态。这里提供一个具体的建议,帮助我们灵活的使用成长型心态。写下人生中接受挑战并成功的所有时刻;写下只失败过一次的事情,这意味着我们失败后吸取了教训。通过写下来,告诉自己之前有过很多的克服困难并成功的经验,我们就可以让自己屡战屡胜。
第三步,摒弃自己固有的主导心态。
按照上面的两个步骤来改变心态和行为,其实并不难,但有两个原因可能会让我们心生畏难情绪。
首先,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需要我们花费时间刻意练习。
其次,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会让我们感到恐慌。这里提供两个小建议帮助我们更好的摒弃旧心态。
第一个建议,寻求一些小成就,比如想要学习做蛋糕,我们可以在网上看一些视频,然后在两个月里每周练习做一个蛋糕,这样我们就会知道学习一个新的技能,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困哪。
第二个建议,多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
通过积极自我对话可以帮助我们发展成长型心态,在“不会”前面加上一个“还”字,比如不要说“我不会做蛋糕”,而是说“我还不会做蛋糕”。不要说“好难”或者“我做不到”,而是说“我可以一直进步”。不把批评等同于失败,而是将批评看作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