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她?
她,1.52米的个子,44kg,瘦弱的令人心疼。
34年前开始练体操,25年前,拿到了人生的第一枚金牌。24年前首次参加了奥运会,并且拿到了个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在此之后,急流勇退,回家相夫教子。生活,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幸福,难求。短暂的幸福过后,噩耗传来,2002年,她3岁的儿子得了白血病。巨大的医疗开销让全家捉襟见肘,就算卖了车子,卖了房子,也无济于事。一边是延续生命,一边是无计可施,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给儿子治病,她搬到了德国,开始为德国队征战。为了赚更多的钱。她不再吃最喜欢的巧克力,怕发胖后无法继续比赛。她不敢生病、不敢受伤、不敢休息、不敢退役,不停地比赛、赢得奖金。为孩子治病,成为她生活的全部。
就这样,她一直坚持到了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
她又来了,拖着满身伤病,以如此高龄跟一群十几岁的小孩儿一起争奖牌,你可能想问,她是有多爱钱?连她自己都承认,“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她可以说是最“功利”的体操选手,她参赛的唯一目的就是赚奖金,为给儿子治病。
而她身患白血病的儿子明白,母亲这么不要命地“爱钱”,究竟是为了谁。从2002年,27岁的她6岁的儿子突然呕血,被确诊患上白血病开始,这样的日子对于这个母亲来说就已经开始了。
这时,她已经37岁,成为史上第一位6次征战奥运会的女子体操选手。
在她“拼命”赚钱的努力下,她儿子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控制。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她第一次提到了退役:“我终于可以不再纯粹为了钱参加比赛了,可是我差不多也要跳不动了。我得开始另一段人生。”
原本,故事该到此为止了。
可是,她说不。2016的里约奥运会,她又来了。这一次,是为自己,她说,想真正享受比赛。或许,也是为了告别。即便生活回归平静,她也未有收手之意。
丘索维金娜,今年41岁,对于自己喜爱的事情,什么时候还不算晚。
每当看到她的这张青涩的照片,鼻子都会微微酸一小下,多么稚嫩的脸,二十岁不到,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
那是一个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年纪,或许连她自己都不知道,那眼神里些许的迷茫,已然透露出了命运的玄机,只是太年轻。
还不懂。
一朵花,从盛开,到凋零,二十四年,算不算短?她依然美丽,只是眼角多了几道岁月的印记。不再清澈的眼神里,少了迷茫,多了坚毅。若不经岁月的打磨,怎能历久弥坚。
也许没人愿意这样对比,太残忍。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可也有人说,岁月是一把锋利的刀。风霜侵蚀,红颜散尽。可她还在坚持。
多年以来,体操既是丘索维金娜的生活依赖,也是她展示人生故事的舞台。
她曾对儿子阿利舍说过:“你未痊愈,我不敢老”。
这句母子情深的话,不知曾让多少人感动和铭记。
有一种母爱叫做丘索维金娜,愿她在这次的里约奥运会上能大放异彩,为自己的体操生涯划上完美的句号。就算未得奖,她的七战奥运,也已经成为体操史上的一段佳话,无人能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