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一直是大家关注的,因为它关乎着名次,关乎着升学,甚至还关乎着老师的教学水平。
那么作为老师应该如何看待分数呢?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到:不应该把知识的评定作为教育过程中某个孤立的东西。只有当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信任、保持善意的关系时,评分才能成为积极脑力劳动的刺激因素。如果你愿意的话,评分也会成为一个最细腻的教育工具。
提到工具,现在都在用计算机统计分数,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统计功能,对学生的分数进行一下统计分析:
因为考试时各部分题考察不同的知识点,那么根据统计结果观察学生丢分情况可以看出其短板在什么地方,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而如果对学生一个阶段:一个月一学期的几次测试用拆线图显示出来也可以看到他学习情况是不是稳定,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差。如果是差了就要关注一下是什么原因,是学习态度还是学习能力,还是家庭有什么情况,这样我们就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还有如果学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情况不能掌握知识,我们也尽量不要给出不及格的分数。没有什么比认为学生前途无望、一无所长更能使他痛苦的了。只有乐观才是生气勃勃的小溪,才能滋养思想的河流。郁郁不乐,苦闷沮丧只会导致管理情感冲动和思想情感色彩的皮层下中枢不再刺激理智去劳动,而且还会束缚理智。记得我上学时曾经有一次班主任组织一次作文竞赛,我写的最好,却得了个二等奖,老师说一等奖空缺,因为我们都没有达到一等奖水平。这让我一直都耿耿于怀。所以我们应该一直都和力求让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们有了求知欲,但却不会学习,就应该帮助他,而且也可能组成互助组。有时学生之间更好交流。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小组之间进行竞争。
再有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丢分的题,是什么原因没有做对,并养成记录错题本的好习惯。所以平时的分数是帮助我们学习,检验我们学习成果的。只能正确对待分数,才能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