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 里全篇都在强调,你若“以人性善"为原则看待生活看待世界,那么生活和世界也会温柔待你。
全文主要内容分三部分,我们来看一下:
一、平等的交流如何演变为暴力沟通的
四个因素让平等的对话,变为暴力沟通。
- 道德评判:拿自己的三观给别人贴标签
- 与人对比:x x能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 立场、事实、论据、观点任何一个不一样就会产生结论的错误。
- 强人所难: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么好的条件。
- 回避责任: 脱离情感根源。
比如照顾孩子、老人和操持家,这是妻子也是丈夫的本职所在本心所在。 若是拿辛苦总是逢人抱怨,那么这个就是逃避责任的表现。
照顾孩子和家是自己作为妻子应该的责任,丈夫也有这个责任。你能做就做,不能做就不做。但是用用抱怨来影响左右家人,那就是一种逃避责任。这个妈妈本来也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心和对孩子的爱才去做这些事的。但是呢,一旦把表达方式换成“不得不做”的时候,她就不自觉地忽略掉了自己原本的出发点,仿佛照顾的不是自己的孩子,打扫的不是自己的家一样。当她对孩子说:“妈妈都快累死了,成天给你当牛做马,你还不听话!”你想想这样的语言,对孩子来说难道不是一种暴力伤害吗?
传统文化中还有一些双重标准的暴力语言,比如共存的母爱伟大和养儿防老,即强调母爱伟大,也认为养儿防老的自私/私有行为合理。
二、暴力沟通的特点深层次原因
我自己是个废物,什么事情都干不好。 ----贴标签, 强人所难;
你要好好学习,考上清华---贴标签,强人所难 ;
强调性本恶,那么就会一直看自己和别人都充满恶意,。
三、如何使用非暴力沟通改变人生
任性语言结构:原因+结果; 比如说:我这么累,抽点烟算什么。
非暴力沟通语言结构: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的方式组织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