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到教育上,不得不提的就是孩子越来越喜欢玩手机,刷小视频。可是小视频里面的内容,参差不齐,孩子也不懂得分辨,往往刷着刷着就掉坑里了。
其实也不怪孩子们喜欢刷视频,就我们大人而言,现在基本也是手机不离手。
查资料,以前都使用电脑,现在手机联网也非常的方便。我们平时,想知道什么问题,用手机一搜就出来了。
前两天跟亲戚聚餐,婆婆妈妈们说,女儿、媳妇,嫌自己做的饭不好吃,现在的女儿媳妇们,都是天生做饭的材料吗?不是的,往往都是在外面吃过一次,哪个菜好吃,用手机一搜,就有小视频教你,还挺容易上手,从这方面来看小视频不是还挺好的吗?
马上快端午节了,超想吃粽子,过节包粽子也是一种习俗,长到这么大,吃粽子一直是买现成的,甜甜的蜜枣粽子,是我最喜欢的,今年就尝试着包一下吧。
于是网上各种搜包粽子的方法,文字视频数不胜数。然后马不停蹄的去买糯米、蜜枣,粽叶和绳子,回来泡了一晚上的糯米、粽叶,准备第二天大显身手。
天一亮,就迫不及待的起来开始捯饬,孩子看见新奇的不得了,打开小视频开始就位。
孩子说:这容易。
我也觉得挺容易的,我俩就开始大施拳脚。可是一片粽叶,捯饬了好久,就是包不成那种可爱的四只脚,对着小视频试了一次又一次,十几分钟了,在我俩的手下也没有出现粽子的模样。
问孩子:好包不?
孩子眉头拧到了一起:一点儿都不好包。
我俩就开始吐槽,看着这么简单,可这糯米粽叶怎么这么不听话,就是弄不到一起,不是这边漏了,就是那边撒了,完全都弄不到一起。
最后没有办法,也不管它是不是支愣着四个角了,只要能弄在一起不露馅就行了。于是我俩就各种摆弄,最后什么形状的都有,想形容一下包出来的形状,都无法形容。
想给大家上点照片视频的,但包出来的形状实在惨不忍睹,就别上来丢人现眼了,反正是用粽叶糯米包的,姑且叫它粽子吧!
我不管怎样,还能把粽叶和糯米弄到一块儿不露馅儿,可孩子,怎么招糯米都往外掉,捂不到一起去。趁机跟孩子说,看着别人做挺简单的吧!到自己手里,嘿,各种材料都不听话了。
曾经兴致来时,也曾带孩子试过小视频上的一些科学小实验。有些一下就能做成功,有些做了很多次才会成功,成功的那一刻,孩子会兴奋的跳起来。有些怎么做都不成功,而有些根本就是糊弄骗人的。
这样,视频也看了,也动手做了,孩子也避免了眼高手低,做一做,也能分辨视频的真假。
我们不妨都带着孩子试一试,争取能在端午节到来时,能够包出能见人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