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年,腊月二十三,再过7天,我们就要迎来乙巳蛇年,在北方,人们习惯称这一天为“小年”,部分南方地区明天也迎来“小年”,虽说时间上有差异,但大家心情一样,感觉小年一到,大年就要来了。
“小年”是春节的序曲,伴随着它的到来,年的味道就越来越浓了,各家各户都准备欢欢喜喜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南方小年一般比北方的晚一天,是腊月二十四,传统上一般都应该是在腊月二十四庆祝的。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清朝,自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并顺便祭拜灶王爷,这种上行下效的做法,使得北方地区老百姓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小年是甜蜜的一天,这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人们用糖瓜祭灶王爷,意思是让灶王爷到天上多说说好话,讨一个来年的甜蜜和欢喜。
小年是热热闹闹的一天,按照习俗家家都要置办年货,欲要喜喜欢欢过个好年,剪窗花,写春联,家家户户都在准备新桃换旧符。浓浓的年味就藏在花花绿绿的纸间过度并侵染着。
小年又是个很有仪式感的日子,家家户户起个大早,清理屋子,清扫灰尘。“陈”“尘”谐音,除尘既是清洁屋内的尘垢,也寓意着把心里的不快一扫而光。
在这个日子里人们还有洗浴、理发的习惯,也是借此希望去掉过往晦气,开启顺利新年。
说到这个日子我就想起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农村过小年,一大早奶奶就把全家(我和爷爷)发动起来,把四合院里正房厢房的东西往院子里搬腾,尤其是那些盆盆罐罐、灶火笼屉等,统统放在院子里的阳光下,擦擦洗洗,然后就又一件件搬回原地,我那时虽小,但还记得,奶奶使用一条白毛巾裹住头脸,倒腾着她那被祖奶奶裹的不是很小的小脚,一趟趟穿梭于屋里屋外,好在她那阵还不是太老,干这些活儿仍称得上利索,我呢,也只能跟在她后面只拿不怕摔坏的小木凳子什么的,同样来来回回的忙碌,其实我并不知道那一天的意义,只是觉得很好玩,说不定还能倒腾出来平时弄到角落里的小玩具,享受一下意外惊喜,比方沙包、毽子之类的。
好像还含含糊糊记得打扫完了,大部东西归位了后,奶奶会在家里灶窝上方的位置粘上黄纸剪出来的符贴,由于时间久了,记不太清楚,但这个仪式肯定是有的。
如今住的是楼房,平时有空打扫洗涮也不会让家埋汰成啥样的,小年的意义所指并不那么严格强调,大家最多是把它当作一个传统祭日,有的亲朋好友间发个问候微信,借此日子加深一下大家往来间的惦记和亲密,也就说动动手指的事儿,分分钟搞定,同时感受一下烟火中还有这么个“小年”的日子供大家相互联系着,也挺温暖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