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掌握习惯》这本书以后,脑子里冒出来了一句话,“习惯跟呼吸一样重要”。
从我们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形成习惯,任何一个行动,都在塑造习惯,而习惯在不断塑造我们的生活和轨迹。
当出生是原点,习惯就是我们得方向。习惯体现在每一天的行动中,对我们的影响看似不是很大,但日积月累,最终的方向就会离原来的路径相差甚远。
所以习惯和我们的呼吸一样重要,呼吸让我们维持生命,而习惯塑造我们的生活。
想改变一个习惯,通过对提示、渴望,反应和奖励这4个步骤的调整并不难,提示是环境或自身对你的一个提醒,渴望是对这种提醒的想获得满足的想法,反映是为了获得满足而做出的行为,奖励是作为反映以后获得结果的一些奖励。所以提示是开始,是这4个步骤中最重要的一步。
提示>渴望>反应>奖励
书中有几个观点特别触动我,这些观点一直在影响我们,我们却没有意识到。
001让一个好习惯从一个提示开始。
习惯的养成起始于自身和环境对自己的提示。渴了想喝水,冷了想穿衣服,这些渗透在生活中的提示,会养成或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提示来刻意培养一个好习惯。
很多年前我是一个特别宅的人。不是上班,就会穿着家居服或者是睡衣呆在屋子里,当我站着或者坐着的时候,睡衣总是提醒我可以躺在床上,到了后来,有时候我都有种错觉,在我的房间里可以什么都不要,只要有一张床就够了。
生了娃以后,反省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得经常带着娃的接触新鲜的空气接触大自然,于是只要早上到点,我都会换下睡衣,穿上可以正式出门的服装。这样的动作让我慢慢脱离了没有床就活不下去的日子。只是早上起来换衣服这个动作,就让我获得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所以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习惯,可以从环境或者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开始。
002微小的进步比决定性时刻重要
人们很容易高估某个决定性时刻的重要性,总觉得要开窍要经过重要的时刻或聚变,而生活中醍醐灌顶的时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多,更多人的进步和改变,都始于微小的进步。
我们很容易低估每天微小改进的价值。改进1%并不特别引人注意,有时甚至不引人注目,但他可能更有意义,特别是从长远来看。习惯的初始阶段,就像扎根于土地中的根须,虽然看不到,却是在打坚实的基础。但到了一定时间,就能破土而出,形成巨大的势能。
微小的习惯虽然变化很小,但是当你一直坚持的时候,就会发挥惊人的力量,就像角度只调整一点,一直往这个角度前行,你的方向就会离你原来的方向相差甚远。所以我们不应该太重视习惯的即时效果,而要确认坚持这个习惯后。是否能够通向成功的道路。
003过程体系比目标重要
体系指的是在达成目标中的过程体系。如果你只专注于目标,可能会因为过度专注目标,让实现目标的过程虚浮,并不有利于自己进步,且当某个目标达到以后,还会会出现倦怠的状况。
所以相对于目标,更重要的是执行体系。对一个大目标的长远规划,体系体现在每一天的行动中,有个好方法改变我们的习惯:列一天习惯的完整清单:把一天的目标计划写得越清楚就越方便执行。
004跟自己个性和技能相匹配的习惯容易形成并持久。
要确保你的习惯长期令人满意,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选择与你的个性和技能相匹配的行为,努力做好容易做的事。当我们对自己的本性了解的越深入,我们采取的策略也就越高明。…
这一点非常有感触。我是一个比较安静的人,画画是我的爱好,从来没正式学过画画,但一直在自学和练习,对很多人来说,画画是枯燥的。但对我来说画画,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虽然过程也会枯燥,但结果和过程都会让我心满意足。所以就算没有正式学过画画,我自己也坚持了
005习惯的形成来自于行动的频率,而不是时长
这句话对我来说是特别戳心。也能解释了,很多人为什么一直却很看着很努力,但实际上却没有做出什么成果,就是因为虽然他似乎很长时间都用于做一样事情,但实际上,用于做这件事情的实际时间并不多,只是看着和努力而已。
这对于我们也是一种提示,要养成一个习惯或者是成功,并不需要1万个小时定律评判,而只要行动频繁,或许不需要1万个小时就能养成我们的习惯,达成我们的目标。
看了以上写的几个点,是不是也发现习惯很重要,而且要掌控一个习惯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