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路上的学习
送孩子上学每天都走小区的湖边,景色很好,我说天天走,一年四季作文的题材都有了。今天早上没风,水面平滑如镜。我想起前几天他的语文练习册有道题,用“一个比喻词形容河水”。他要写“就像镜子一样”。我说“这个比喻不合适,河水是不会那么平的,你要说湖水倒是可以。河水可以说波光粼粼,或者像抖动的绸缎”。他不同意,我看时间也该睡觉了,就随他了。今天看见镜湖就借机又和他说了一遍。有了实景,心情也好,他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了。顺带又和他讲讲湖跟河流的区别,用肠道和胃做了比喻。最后给他读了“坎坎伐檀兮.....河水清且涟漪”。上学路上随便说点什么,这也是碎片学习吧。
他进学校了,但知识并没有完,那首诗经我只记得这不全的一句,怕哪天露怯,赶紧用手机搜,要不一会儿准忘。诗句出自《国风·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对呀,“禾”是水稻,魏国在山西,哪来的水稻?而且魏是战国了,而《诗经》是春秋时代的?有问题就去找答案嘛,找到结果:古魏国,原为商朝时的古芮国,西周分封时改为“魏“。大约在陕西大荔县和芮城县一带。而"禾“是古代谷物的总称,不只代表禾苗(汗滴“禾”下土)。到这,我需要的基本齐了。
这件事我的感受是在实践中学习效果更好;在寻找知识的过程中还可以获得新的知识,这对孩子和大人都是很有用的学习方法。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要做“终身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