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瓦尔登湖》是一本离我们很远的书,因为它出版于1854年;
是的,享利·戴维·梭罗是一个离我们更远的人,因为他生于1818卒于1862。
因为有了徐迟,所以才有了中文版的《华尔腾》(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版时的书名);
又因为有了海子,八十年代再版的《瓦尔登湖》“一夜之间,千千万万的读书人被一面湖水惊醒了”。
认识一本好书就这么样在时间的海洋里付出了惨烈而漫长的代价,只因智慧和美都需要伟大的好奇心才能发现。
1、安静的书安静处读
印象里我是确切的拥有这本书的,而且复购了至少四次。只因每买一本都送给了有需求的学生,就这样,我仍然记得我是自留了一本的。然而当我决定参加7天共读时却遍寻无果,无奈之下昨天只好去了书市,且是旧书店。遗憾的是没找到徐迟的,考虑到有电子版的,便把王家新和李昕译的带回了家。有趣的是还发现了一个宝藏书店,它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我今天的阅读天地。
这是个不足百平米的书店,经营了十几年,由一位小姑娘照应着,提供免费读书空间,店家还煮茶待客,无消费要求。当然也会有老顾客光临,安静的选完书付款后便会走人。
2、难啃的书用巧劲读
正如译者所言,“这本书就不太好读,也不太好译,因为它有很多篇段极深奥,极晦涩,然而又有很多篇段很动人,很美妙。”明知如此,却就是要啃啃这硬东西,有营友说读着读着就犯困。我也忐忑。
当我儿子听说我买过N次又在家找不着这本书时,儿子分析道:这说明你并不喜欢,而且实话告诉你此书很难读。你确定要买来读吗?我更忐忑。
庆幸的是暄老师之前给的读书建议是按半小时来设定进度,我便依葫芦画瓢,效果果然明显。总计P337的书,七天平均阅读量P48~49。今天不仅如期完成,而且A4的笔记做了P 5。
3、多版本的书对照读
得益于暄老师优质的人脉,也得益于优秀的营友,睁开眼就跟着Unknomo那甜美的声线来了遍中英对照篇,美好的心情由此拉满。
在去往书店的途中,点开暄老师发的PDF,把昨天看过的序又过一遍,让自己对作者、对著作及其影响力有个全面的了解。同时接着昨天已阅读的“经济学”部分继续往下读。这大概花了45分钟。等到了目的地坐下来后便把手头上的版本从第一页开始读。
当然,开始前肯定是要设进度闹钟的。
Day1 88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