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多容易啊,你为什么要做容易的事情呢?吐个槽多容易啊,你为什么做吐槽的事情呢?那些东西不是不能发泄,只是你长期沉溺在悲伤中,之后你发现,你再也无法将自己聚集在一起,你根本找不到前行的动力,你总会发现,你还会一直悲伤着,你一直犹豫着,你象一个快要凋谢的花儿一样,充满了伤感的气氛,你就没有办法前行了。
所以,可以悲伤可以伤感可以摔倒,但请不要趴在地上,可以悲伤但请不要沉溺于情绪里。人生来本就有良知,答案自在你心,只要不断的追问自己,虽然百死千难,但是只为此行。
有一天,你的喜。不因别人的夸奖而放大;你的悲,不以别人的贬低而放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遇到事情的时候镇定自若,象内心去索取答案的时候,你就开始变得强大了!
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半的圣人,第一个圣人是孔夫子,大家都听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啊!第二个就是王阳明,他能把道理想通,还能把事情做好,他没有说等我想通了我再做,他是在行中知,在知中行,所以叫知行合一。
不要先想明白了在做,你一辈子想不明白,你永远都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人的惰性都是这样的。我们每次都是推上来就立马小作文,有发挥好的时候,状态好就发挥的好,也有状态不好的时候,说的一塌糊涂,不也一直在调整吗?!
所以先起步再调整呼吸,先起飞再调整姿势,知行统一的本质就是行就是知,知就是行。
想只有困难,做才有答案。
王阳明已经给过我们答案,古代的先贤有云,我们第一个要立德,第二个要立公,第三个要立言。德是什么,德是修身的,是克己,是要“不断的在这个世界中克服自己的内心,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这是尼采的原话。这就是要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说的天花乱坠,一知行一塌糊涂,王阳明一书给年轻人一个体验,当你看到王阳明受那个苦、受的那份侮辱,我们就应该放弃,我们就应该失望?
不!穿越500多年的时空,王阳明的经历仍然会告诉你,绝境只是心境,答案自在你心。
反求诸己、反求诸己,我相信这位充满智慧的哲人,他的思考他的结论,就会像穿越时空、穿越黑暗的光明一样!像那颗星一样,黑夜很漫长,所以黎明的光才显得那样的宝贵。痛苦的经历虽然很压抑,所以最终迎来的胜利才足够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