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简书停更半年后,终于决定再次日更写作,
写了三天,有一天是早上写的,有两天是晚上写的,我感觉还是早上写作比较好,刚睡醒头脑清醒。晚上写作写着写着就犯困,差点不知所云,就像一台缺少润滑油的机器转不动。
早起写作的作家中,很多人都知道村上春树每天四点起床写作,用稿纸写的时候,每天写满10页稿纸,一页400字,也就是每天写4000字,没有灵感也会逼自己写满10页稿纸,有时写得顺畅写满10页稿纸也不多写。后来是用电脑写作,也是每天写4000字,早起、写作、然后跑步,村上春树坚持了40年。
如此自律的长期写作,使他成为了享誉世界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畅销全世界。
文坛劳模贾平凹写作就像上班一样,早上八点从家里到自己的工作室的房子,开始一天的写作,一天写作十个小时,到晚上才回家。即使是大年初一,吃完饺子也会去工作室写作,而且是用笔手写,长年写作握笔的手指长满厚厚的茧子。50岁以后仍然写出了八部长篇小说,从1987年长篇小说《商州》算起,30多年写作出版了20部长篇小说,几乎每两年出版一部长篇小说,有《商州》《浮躁》《妊娠》《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病相报告》《秦腔》《高兴》《带灯》《老生》《古炉》《极花》《山本》《暂坐》《酱豆》《秦岭记》《山河传》等,他的高产是中国作家中首屈一指的。
提贾平凹是因为他是著名作家中我见过面最多的作家,我曾经见过他四次。最早的一次是2002年,在西安钟楼新华书店贾平凹《病相报告》签名售书会上,有了第一本贾平凹签名书。第二次是2022年的图书博览会上,我得到三本签名书——《山本》《老生》《带灯》。第三次是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贾平凹文学馆,参观他的书画艺术展。第四次是去全国首家专营贾平凹个人书籍的酱豆书店,买书,偶遇贾平凹。当然作为一个普通文学爱好者,没有与他有过直接的交流。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而已。因而他的小说在我的书架上收集算比较多的有《病相报告》《浮躁》《废都》《怀念狼》《秦腔》《高兴》《极花》《老生》《古炉》《山本》。
除此以外就是莫言的小说我收藏的最齐,我一次买齐莫言长篇小说十一本,《蛙》《生死疲劳》《红高粱家族》《十三步》《丰乳肥臀》《酒国》《四十一炮》《红树林》《天堂蒜薹之歌》《食草家族》《檀香刑》。
作家王安忆也是每天固定的时间写作,但写多少字不保证,但必须天天写作。
每天早起写作,把写作当成吃饭喝水一样自然。写作需要天赋,天赋会决定写作的起点,就如蒋方舟7岁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而热爱才是写作的动力,勤奋和坚持才能保证走多远和最后的高度。
读书写作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翻看了我从2000年到2020年的日记,共有15本,这些留在西安的日记,平均每本约10万字,大约有150万字,这些日记真实的记录了我这些年的打工生活,我觉得这是我写作的宝贵财富,整理出来,可以把这些素材写成长篇小说。很多过去的经历和细节都已忘记了,翻看日记仍会回忆起来,真实而又鲜活。
我终于觉得我以后的写作方向就有了,去整理日记素材,写成长篇小说。这个任务很艰巨,但有价值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