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师父》是我最喜欢的武术片类型。
因为
这部电影没有虚幻,没有神乎神,赤裸地手持兵器的近身肉搏。内行人看门道技巧,对我这个外行人看的是什么呢?最原始的近身格斗的快意,与秒秒钟都要提防敌手的提心吊胆。这两点足以过足了眼瘾与心瘾。
电影中人打杀时的眼神,尤其是主演廖凡的眼神,忽的就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铸剑》中的晏之敖,犹如两粒磷火般,充满杀意的眼睛。真正的武者,眼神大概就该如此吧。这只是我的臆想,但观影时却真真地心生敬畏了。
穿越小说盛行的年代曾做过这样的幻想——某日恰到好处的穿越到古代某位将军的身体里,纵马持刀,对阵沙场。总觉得火器虽是加大了杀伤力,可是终不能使人体会到手刃仇敌的快意。看了《师父》后,这样的心事终是连想都不敢去想了,手刃对手对于自己不只是一种心惊的经历,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
喜欢这种风格的武术电影,只是因为它踏实不浮夸。分分钟制作精良,时时感觉严谨,它才是真正的武术,不夸大,不虚浮,就是让人觉得相当高档。
2
影片中不只一次提到:绝技——一辈中只传两三人,开武馆也不能教真的东西。我不知道如何评判这个老规矩。
古来就有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之说,师傅留下些真东西依此看来还真重要。毕竟涉及到身家性命的大事,谁都不能掉以轻心。另外,古时候练武之人多是以保镖护院为生,轻易外传必杀技,对自己就是大大的不利。这样想来,密不外传,只两三人得之是相当有理的。毕竟那是核心技术。
但是
我们也看到了这种闭锁规矩的弊端。一味封闭换来的是武术的没落。保留密技固然是好,可是却也失去了向更高更好发展的动力。只固守不创新,不管是什么事物必将被新生的取代。
所以向内寻求发展的同时,也要向外界伸出触角。
3
地方保护主义原来源远流传。
陈识师父北上传咏春拳,被天津十八家武馆设置阻碍,虽说按规矩徒弟踢馆八家,留下师父开馆,可是蒋雯丽馆长的那句“天留他,我却不能留他。咏春一门从此绝了”真是让人心惊胆战。
可以想见在历史的长河中,多少绝技因为地方保护主义,死在了发展的路上。
想要传播必是付出了代价的。陈识师父的每日挥刀五百,蜗居最破旧的茅屋,牺牲自己徒弟性命,让人只见人性的可怖,都不能让咏春一门在天津立足。可见保护主义之厉害。
随着地方保护主义的愈演愈烈,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啤酒,香烟甚至是建筑材料都逐渐被本地品牌取代。虽说在地方财政上,这些企业贡献不少,可是定价也相对高,终端消费群也就是我们也“享受”高消费。
还是利益作怪。
所以要让咏春在北方无立锥之地,因为如果这一门派进入就会分得利益,不但让本地门派颜面无光,利益集团间的冲突也会更激烈。
4
片中三个女人。卖茶女,师娘,邹馆长。三个代名词纯真,复杂,狠辣。
卖茶女与初出茅庐的徒弟耿良辰,绝搭。复杂的师娘与历经风霜的师父,很配。孤独一人的邹馆长,前世今生故事甚多。
邹馆长绝对算得上女中大将军。运筹帷幄的设计了沈老爷子,虽说只是帮凶也实在是功不可没。联手军界,操纵武行,也是要风有风,要雨得雨。怎能让个小拳种咏春夺去风光呢?所以她要杀陈识,绝咏春。
当我们的利益受到威胁,谁都有可能狠辣至此。
“男人打江山,女人要守住”只不过是为自己追求最大利益的行为,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吧。
江湖是什么?是人性与人性的博弈,是人性与利益的战争。利益为先时,人性中最可怖的一面呲出獠牙,这就是冰冷冷的现实,比起近身肉搏更加恐怖数倍不止。
更加可怕的是——古今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