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我第一反应会联想到那些浪漫的场景,如追忆错过的恋情,未尽兴的相聚、未踏足的风景等等,以不完美来表达对完美的向往;
又想到告别背后的情绪,可能是轻快、期许,也许是依依不舍,甚至是痛心、悔恨;
而最吸引我的是,“告别”作为一个动词,掷地有声。
告别,意味着结束,也意味着开始。结束的是你熟悉的拥有,或曾经拥有,开始的是你陌生的未知,或崭新的尝试。两者的拉锯战,谁能获得最后的胜利?那得看,你有没有主动承担失去的能力——告别。
1.无能为力时,我非常害怕失去
中考结束后,父母跟我建议说,“要不别上高中了,隔壁张老师家的女儿去读了一个职业英语班,出来就业很受欢迎呢!”
当时我就蒙了,什么?!我竟然不能读高中了?当时我刷地眼泪就留下来了,不知道可以说什么,大声哽咽说:“你们……想怎样……就怎样好了!”然后甩门进了自己房间,哭了很久……
我感觉我要跟期待已久的高中生活告别了,不,那不是告别,我就要失去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我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
那时候,我恨死了这个世界,恨我父母,也恨我自己,因为我无力对抗!
虽然最后父母还是让我上了高中,但回想起那一刻的自己,真的很无助,很害怕,就像被抛进了一个无底的黑洞,只能听之任之……
等我慢慢长大,可以自己做决定了,还是会害怕失去,前面会有什么呢?不知道。
2.不愿意面对失去,我希望别人来替我告别
在上一段感情中,他对我无微不至,比我还要清楚我的偏好,包容我的各种毛病,但始终觉得少了点什么东西。
好朋友问我,“他怎么样?”
我说:“嗯,他对我很好。”
“你喜欢他什么?”
“就是,他对我很好咯。”好像我也说不出什么别的来。
当我想要说放弃这段关系时,内心就会有声音说,“有人对你这么好很难得啦,要求不要那么高啦。”“你如果再去找一个,也许还没有这个好……”“也许是我自己也存在很多问题,应该磨合一下就会好……”等等。
关系就一直在这摇摆中维系着。而我也变得越来越不自在。我无理取闹,阴晴不定,心想,如果分开了,那也是因为他不能忍受我,而不是我拒绝了他……如果是他作出分手的决定,我应该会坦然接受的。
我越来越明白,其实就是我自己害怕做决定,害怕承担失去的结果。
如果离开了他,我不一定遇到更好的,父母夺命连环call,别人眼中的大龄剩女……但如果分手了,我有可能也会找到更舒服自在的一段关系,也许我会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谁知道呢?
所以这段关系一直在原地转圈,没有进展,只有纠缠!
3.为了遇见更真实的自己,我鼓起勇气告别
我想象自己结婚后的样子,我变得更加不安,比起催婚、剩女、孤独终老,我更害怕跟一位自己不爱的人一起生活。
嗯,前面也许是更糟糕的未知,但如果现在的“拥有”,并不能让我感到更幸福,那就应该决心“告别”了。
准备“告别”的过程是艰难的,但当“告别”完成时,我感到整个人都很放松,就像本来生活在一个很局促的空间中,现在一下子伸展开来。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确体验到,害怕眼前的未知,不愿意告别,其实真的是浪费了本该“淋漓尽致”的生命。
我也开始调整自己在工作上的态度。近两年来,我还保留着学生时代的听话,别人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只要做好了,总不会错。我很少主动去创造,主动去承担,因为我怕错,我怕自己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圈子里显得很幼稚、无能……
而最近不少人找我合作,希望在互联网上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工作范围,我也怕,怕自己水平太低,做不好,比不上别人。
但现在的我也许要认真地去插上一脚了,也许没人看见,也许微不足道,但我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告别,是承担失去的一种能力,是需要学习的。告别曾经负不起责任,不敢负责任的自己,看看前面有什么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