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孩子两人,三餐,没有平日和外公外婆一起用餐热闹丰盛,但却另有一番乐趣在其中。
第二天吃什么,我和萱会在前一天晚上经过简单沟通达成一致。食材通常外公外婆周五会多买一些留给我们双休日做饭,如果我们有另外想吃的也可以一起去街上买。
周日,醒得比平日里稍晚,喊萱起床穿衣洗漱,顺带和她说了我们早餐的分工。今天早餐是牛奶+三明治,萱打鸡蛋,我热牛奶,然后我切葱段、煎蛋,她铺保鲜膜、把面包片切成对称的三角形、涂蕃茄酱。
我把蛋和葱摊成整个圆饼状,这样制作三明治会比较容易。煎好的蛋饼平均分成两份,萱将蛋饼平平地铺在面包片上,再放上另一半面包片,最后用保鲜膜包裹起来,一份简单、美味又营养的三明治早餐就完成了。
因为三明治已经制作好多次了,所有程序对萱来说很熟悉,也很熟练,配合默契,十来分钟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流程。
原来三明治制作这么简单:)
我们已经尝试做过蕃茄、包心菜、西兰花和鸡蛋的各种搭配,都很美味。蔬菜都是切成丁的,国人的胃早上好像不太适应用生菜或者生的蕃茄,所以我把蔬菜丁清炒一下,再用鸡蛋液凝固连结,需要的话可以再加两片培根。蔬果、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搭配完美,营养均衡,制作便捷,当然更重要的是萱很喜欢,喜欢制作也喜欢吃。不用说,享用和女儿一起制作的早餐肯定是一件幸福的事。
除了早餐,中餐、晚餐我也会和萱一起制作完成。说明一下,萱八周岁,但我发现她已经很能干了,可以敲开鸡蛋壳把鸡蛋液放在碗里打得很均匀,能削蔬果皮、剥豆子虾米,在没离开我视线的情况下可以切菜、炒菜,总之完全是个称职的小帮手。
事实上我的厨艺还停留在把菜生烧成熟的水平。当然,我们非常乐于尝试,就算尝试失败也能互相鼓励、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在翻炒食材的时候,我们会一起品味食材的香味,有时候想像换种食材组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美味,计划着下一次美食的制作方式。
因为家人一直是清淡饮食,所以我们的烹饪方式很简单,蒸、炖、煮、炒,很少用油炸,偶尔用空气炸锅。比如排骨简单用调料腌制半小时,然后放蒸锅里蒸,就很好吃,或者和米饭一起烧,整个屋子都是香飘四溢。
经常会听到有些孩子这个不要吃那个不想吃,因为偏食或胖或瘦营养不均衡。饭来张口的投喂,往往没有自己参与制作的食物美味。也会听到家长因为不想占用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帮孩子做这做那,但事实上孩子不是读书机器,我们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工作以后都是高分低能。
工作以后我们发现越是加班越是忙碌越是得把自己照顾好,但“照顾好自己”这项重要能力在读书的时候却被忽略培养。年轻人很多以点外卖度日,鲜有享受自己烹饪的。不免感慨实在可惜,烹饪是多么美妙的人生体验。
对于萱而言,参与收拾食材和制作,除了让她多些生活常识,一起协作完成的家务过程既是美好的亲子时光,同时也享受生活本身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希望在孩子以后的记忆里除了学习,还有和妈妈一起的美味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