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流传说赵括是名将,长平之战给白起造成巨大麻烦。但我不这么认为,读一下 赵括和他爸赵奢的历史,就能看的清楚。
马服君赵奢,赵国的一流名将之一,跟廉颇、李牧齐名,也位列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 不过现在很少有人提及了,大多只知道他是赵括他爸。
赵奢在历史上只有一个战例,就是阏与之战。当时秦国大军进攻韩国,驻扎赵国领土阏 与,赵王很愤怒,想派军救援,于是先问了他的首席名将廉颇,廉颇说:“阏与道路狭窄, 难救。”,赵王又问乐乘(后来跟廉颇火并,造成廉颇彻底离开赵国),乐乘也说救不了。当 时赵奢是田部吏,主管赋税,在他的管理下,赵国国富民强。赵王不知道为什么,又去问赵 奢能不能救。我想赵王之所以这样,估计无非两点,一是知道赵奢的能力,二是实在忍无可 忍想揍秦国。赵奢也许是觉得打仗立功的机会来了,于是回答赵王说:“道路险隘狭窄,就 像两只老鼠在一个洞里决斗,指挥的将领勇敢,就能取胜。”,于是赵王派赵奢援救阏与。
赵奢带兵离开赵国首都邯郸三十里就立即扎营,下令:“谁要敢给我提军事建议,立即 斩杀。”。当时秦军进军武安西边,击鼓摆阵,武安居民房子的瓦片全都震动得快掉下来。赵 奢军中有个兵向他提议,说要立即救援武安,赵奢当即下令将他斩杀。赵奢坚壁防守二十八 天不动,每天都增加营垒。秦国间谍来侦察,赵奢却用好酒好菜招待他,并把他送走。秦国 间谍回营后报告秦国大将,秦将大喜,说:“赵奢离开邯郸三十里就不动了,还坚壁固守, 肯定是怕我们,看来阏与要归秦国了。”。秦国间谍走后,赵奢立即拔营,两天一夜赶到阏与 附近,并派遣善于射箭的精锐靠近阏与五十里扎营。赵奢很快加固营垒,秦军听到这消息大 为震惊,率军赶往来攻打赵军。这时有个士兵名叫许历,要来给赵奢出计策,赵奢屏蔽左右, 跟他单独商谈。许历说:“秦军没想到赵军来的这么快,秦军气势正旺盛,将军必须加固防 守严阵以待,否则必败。”,赵奢说:“说得对。”,许历又说:“先占领北山的军队就会胜,后 赶到的必败。”赵奢说:“好,就这样做。”。于是命许历率军一万迅速赶到北山驻守,秦军率 大军猛攻北山,不能取胜,赵奢从侧面夹击秦军,秦军大败,阏与得以解围。这一战后,赵 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地位跟廉颇、蔺相如相等。
这一仗,也许有的人会对赵奢的指挥一头雾水,但我估计赵奢是这么想的:
一开始他想给秦国赵国不敢援助阏与的假象,让秦国对他没有过多防备;他之所以下令 敢提建议的人立即斩杀,是因为他不想有人惑乱军心,因为他的计划还没达到那一步,而那 个笨蛋军人来提议,首先他的建议就不对,赵军的强项是防守,如果跟秦军直接野战,不但 时机不对,而且还以短击长,胜率会低很多,何况赵奢已经下令,他提议等于挑战赵奢军法, 扰乱军心,所以必须斩杀;后来秦军间谍能顺利侦察赵国军营,是赵奢故意的,让秦军觉得 赵奢不会去打秦军,这是给秦军的误导,当确认秦军对赵军没有防备之后,赵奢急行军,直 扑阏与,而且秦军白跑了一趟武安,赵军则休息了二十八天。也许你觉得赵奢有点作,但想 想大军行动,需要准备时间,秦军刚从武安走,赵军就赶到阏与,如果秦军指令突变,很快 就会陷入混乱,秦军虽然纪律严明,秦将显然也不会这么做,即便这么做,也反应不快。赵 奢赶到阏与后,许历给赵奢提议,赵奢反而不杀了。记住,两次士兵提议赵奢都听了,只是 第一次那个兵实在没啥脑子,而许历的提议却是正确的,而且许历提的时机很对,马上要开 战了。最后,就剩下占领高地,秦军仰攻,还要被夹击,败是必然。这一仗,赵奢的治军(法 令严明)、计谋(反间计、瞒天过海、以逸待劳)、用人(用许历、斩犯令无智的士兵)、防 守(如果不行的话,出邯郸城三十里秦军就直接攻他了)、战术(占领制高点、夹击)完全 显露无疑,赵奢不愧为名将。
赵奢死后,赵惠文王也死了,赵孝成王即位,蔺相如也重病,秦国又派大将王龁攻赵, 赵国派廉颇于长平设防,王龁数次击败廉颇,但对赵国的主力没有太多伤害,长平的防守依 然固若金汤(可见长平是个要点)。秦国看速胜很难,于是使出离间计,这下就提到了赵括, 秦国说:“秦国什么人都不畏惧,除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廉颇马上就要投降了。”,赵孝成王暗弱无智,听信谣言,撤走了廉颇,换赵括统帅大军 45 万,要与秦军会战长平。当时 蔺相如说:“赵括没有经验,不过读了他爸的书,根本不懂怎么打仗。”,但赵王不听。
话说赵国用了个毫无经验的二代替换名将廉颇,而秦国则用了比王龁还厉害的白起来替 换王龁,王龁则担任副将,长平之战,秦军是志在必得。 蔺相如这么看赵括,不是没有理由的。当年赵括读了他爸赵奢的兵书,跟他爸侃侃而谈, 他爸问的问题他全都能答,而且他还自认为天下无敌,但赵奢却很担忧。赵奢跟自己老婆说: “用兵,是攸关生死的事,而赵括说得像儿戏一样。赵国以后不用赵括为将而已,用赵括为 将,赵国必败亡。”
后来赵括被派往长平,赵括他妈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能用啊!”,赵王问为什么,赵 括他妈说:“当年我老公赵奢还活着的时候,我看过他的为人,他自己的侍从只有十几个, 而他的朋友大多侍从都一百个以上,当时先王赐给我老公的东西,他分文不取,全部分给手 下部将,他奉命出征的时候,家里事情他就不再过问。现在赵括被任命为大将,极其狂妄, 将士都不敢抬头看他;大王您赐给他的财宝,他全部拿回家自己享用,一点都不分给军士, 而且只要有田产,就很快买下来。大王您认为赵括有什么资格跟他爸赵奢相比?他们两个不 是一路人,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去。”,赵王说君无戏言,不能挽回,赵括他妈只能求:如果赵 括战败,不要让她全家被株连。
后来赵括出兵长平,他第一件事就是换将,把廉颇的人全都挤兑走,用自己的人。换完 自己的狐朋狗友后,就想要开始收拾白起了。虽然对面是白起,赵括照样看不上。白起知道 赵括轻视自己,必会中自己诱兵之计,于是攻击长平,并佯装战败,然而白起都想不到,赵 括几乎倾巢出动,四十万人追击白起。估计白起自己都被自己吓着了,这赵括这么容易上钩? 很快白起就命二万五千人掐断赵国对长平的补给,顺便也掐断了援救,然后又命一万五千人 掐断赵括回长平的路,而白起自己坚守不战。赵括攻白起的防守,没有结果,这时候他也许 还没感到危机,又打算往回走,回长平,结果无法入城,白起还不断派轻骑骚扰赵括。赵括 这时候不知道脑子怎么了,他似乎想起了他爸和廉颇等人的成名之术,防守,于是他立即坚 壁防守,浪费了机会。他防守了 46 天,军粮却越来越少,士兵们互相斩杀战友解决粮食问 题。赵括也觉得不跟白起决战是不行了,话说他为什么早不打呢?赵括的部队已经军心涣散 体力衰竭,而白起的秦军则士气高昂以逸待劳,结果可想而知。赵括倒是很英勇,冲在第一 线,被秦军射死。他一死,赵军彻底崩溃了,全军投降。而白起急于立威,45 万赵军就这 样全部被白起杀了,其中 40 万投降的被活埋。
分析下这个赵括吧:
他年轻时似乎很聪明,他爸都没他能扯,但说真的,他只是个夸夸其谈的纨绔少年,什 么都不懂,却觉得一切都很简单;而且他人还贪婪,不知道分享,却很会腐败;他为人处事 也不行,奢侈,而且目中无人,谁都看不起,而他看得起的人,估计跟他也差不多。他跟他 爸赵奢根本不是一路人,这种人且不说有没有能力,单说,他怎么能服众?长平之战,他首 先干的事不是了解情况,而是先清除异己,把廉颇的人挤兑走,这很失人心;他没有任何计 划,也不知道秦军情况,就无缘由的轻视秦军,而且他不知道赵军对秦军长于防守,短于野 战;这点还不说,白起一个简单的诱敌之计,他竟然倾巢出动,似乎想一举吃掉白起的这只 小部队,却没想进了白起更大的口袋里;还有,他没有确保粮道和支援的通道;等被包围了, 而赵国也无法援助他,甚至有可能都不知道他被包围,他不但不突围,反而就地防守,真不 知道他想什么?白白浪费 46 天时间,有这么多时间,他突围都行了,至少还保存了部分实 力;等到士兵已经饿的互相斩杀战友了,他才想到跟白起决一死战,他难道不知道白起已经 以逸待劳 46 天了吗?他根本不懂他爸的兵法!他倒是挺英勇,估计是士兵已经不服他了, 他很快中箭而死,算是死得其所,而赵军全部投降,然后全被坑杀。
白起坑杀 40 万赵军确实不人道,但重创了赵国,加速秦国统一天下倒是真的,然而赵王难道没有识人之过吗? 后来赵王追究责任,赵括他妈反而没事,因为她有先见之明。可见赵括还不如他妈,纸 上谈兵这个词不是浪得虚名。 不想拿赵括跟现在的人相提并论,虽然现在像他这种人也很多,总之将这样的人委以重 任,是给自己招灾惹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