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候,学校会安排一个早读,一般是早操结束后的二十分钟,后来变成了半个小时。一般读语文课文、读英语、背历史地理等等。
上小学时,还没有开设英语课,每天早晨拿着语文课本翻来覆去的读个不停,刚开始时,大家精神饱满,劲头十足,声音洪亮,真是人声鼎沸。读累了,声音慢慢变小,如果有个别大声读的,听起来特别响亮。老师一般带两个班,如果去了另外一个班教室,同学们就会偷懒,小小声音读的,说话的、吃东西的,估计老师快来了,赶快又装模作样的读起来,好像读书是为了老师似的。
到了中学,开始学习英语了,于是早读变成了一三五语文、二四英语,但又觉得这样重此轻彼不大合理,干脆改成周五读历史、地理和政治,以示公平。于是乎,每个早读时间,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没背会语文课文的,在英语课早读上偷背语文,没做完作业的,早读课抓紧时间写作业应付组长或者老师的检查,经常和老师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因为如果没有按规定做应做的事,怕被老师看到,轻则批评,重则收书、收作业。这些还算在学习,有些人不爱学习的人,读小说、玩玩具的,大有人在。每当这时候,老师总是在苦口婆心的诱导:“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同学们,早晨是人的记忆力最好的时间,大家一定要珍惜啊。”老师的谆谆告诫,有些人听进去了,加倍努力;听不进去的,照样我行我素。或者只等着早读结束的铃声响起,好去餐厅吃饭。
告别学生时代工作以后,有一次看到一个私立学校学生的激情晨读。大家都站在自己座位上,书本拿的高高的,大声读课文,十分的投入,好像完全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难道不是读书应有的样子吗?想起世说新语中的一个故事:管宁和华歆一起读书,门外有一个穿着官服乘着华丽车马的人经过,管宁不为之所动,依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出去看热闹。读书,真的需要很强的自制力。
当年的晨读,如今只记得一句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由得哀叹,时间都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