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这句话源出《大学》,在汉学,宋学和心学,各自有三种解释。其他如司马光之类的“捍卫”等等解释,聚讼纷纭,号称有几十种之多。就不去一一索解了。
汉代的郑玄注解为招来。“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这是说招惹的意思。这个说法我表示看不懂,其他地方格字有这么用的吗?。如果说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说“知道什么深,就招来什么”,这符合我们一般的理解。
宋代朱熹注解为研究。“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也是最广为人们知道的解释,也就是当代人所谓的调查研究,这是符合近代科学精神的。
王阳明注解为改正。“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王阳明的注解有依据,格字自古以来就有这个意项[1]。
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的注解是清晰明了的,对王阳明自己而言,他的理解是不是符合孔孟的真义是非常重要的。而对我们后代读者而言,把孔孟从高高的神坛请下来,更有利于理解和发展他们的思想。
所以,王阳明的理解,无论是他自己的,还是孔孟的,都是我们理解心学的唯一准确解释。心学中格物致知的格,是格非的格。也就是端正,更正的意思。
王阳明的格物是磨心镜,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朱熹)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 ,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格物致知,就是“遇到外事外物时,坚决做符合良知的选择,从而致良知”。
[1]《尚書》「格其非心」、《孟子》「格君心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