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时候,去看了最近很火的《长津湖》。电影很长,故事也很精彩。入秋后温度骤降,从电影院走出来时已经快11点,在清冽呼啸的晚风中,战争中那些炮轰隆的炮火声和嘈杂的机关枪声还回响在耳畔,绵延不绝。 历史,有时候厚重得晦涩难懂,有时候沉重地无以言表。不管是什么样的战争,无疑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难以名状的伤痕。
电影《长津湖》上映后,网上不乏褒贬之音。有人说影片最好的彩蛋,就是“走出电影院,看到外面灯火阑珊,高楼林立,热闹非凡。”也有人说,那段历史值得更好的电影。
长津湖,位于朝鲜北部狼林山脉东侧,常年积雪冰封。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人工蓄水湖。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身穿单薄棉衣,在严寒中与美军陆战一师展开一场长达28天的鏖战。这场志愿军与美军在冰天雪地中的殊死搏杀,也让名不经传的长津湖变得家喻户晓。
当我们捧着手机敲着键盘,思绪激昂地感慨讨论之余,可能更应该去感受,感受当事人的生死和悲欢,离别与疼痛。天寒地冻,冷得十个脚趾头都冻没了;缺衣少粮,饿得抓起雪就往肚子里咽。零下40℃,钢枪是冷的,石头是冰的,只有战士们的鲜血是热的。
70多年的光阴沉淀,依旧有战争史学家还在争论志愿军第九兵团仓促进入朝鲜,参与东线作战的必要性,然而不管长津湖之战是否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拐点,当时的形势已经暴露在狂啸肆虐的风雪中:美军第十军向长津湖地区攻击前进,意图攻占朝鲜临时首都江界后进而向西转进,包抄西线作战的志愿军后路。而志愿军第九兵团紧急入朝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挫败美军的战略意图,挽救朝鲜人民军被合围的危局。
正如时间是不可逆的,阵亡的志愿军是不可能复生的,那段历史不可能被泯灭的。忆古思今,忆苦思甜。学史明志,鉴往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未经他人事,很难产生共情。也许,《长津湖》不是一部非常好的“写实”电影,因为电影本身就不是历史的重演。也许,《长津湖》也不是一部造诣很高的“战争”电影,它只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个可以通过翻看抗美援朝老兵回忆的书籍去了解那场艰苦卓绝战役的机会。
在《血战长津湖》一书中有着这样一些描写:“很多人鞋子跟脚冻在了一起,鞋子脱不下来。由于没有经验,就伸着脚在火边烤,这一烤,鞋是化了,脚也一起烤化了。鞋子是脱下来了,脚已经烂了,一捏烂乎乎的。”“这儿几十里内外都能闻到烧焦尸体的味道,凄惨的老人,无家可归的儿童,到处都是。战士们走了一路,憋了一股气,纷纷表示在朝鲜战场上狠狠打击侵略者,打好出国第一仗。”
苦寒地区,50年不遇的严冬,是什么样的信念和精神支撑着血肉之躯御寒而行,穿梭在密集的枪林弹雨中?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又看了电影《上甘岭》,在电影插曲《我的祖国》中找到了答案: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正因为对美好有所向往,才会那么忠诚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