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一身份,自古就被人谈烂了,看看人家孔老夫子,他就是老师出身。凑巧的是,他所创办的公司——儒家,绵延了上千年。让原本的中国文化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的,“老师”这一身份也是尊贵无比。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你必须拥有丰富的学识,独到的见解。
到了今天,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老师可谓随处可见,除了那些奋战在一线的职业教师,还有许多某明奇妙的“老师”!企业家被人称为老师,厨师能被称为老师,作家也能被叫老师,主持人能被叫老师,特么AV明星敢称老师!那么问题来了
现代社会,你心目中的老师是怎样的?
我相信你心中一定会有一个标准,在这之前,你不妨先听我说。
记得昨天得到专栏的李笑来老师讲了这么一段话:很多老师是不成长的,一个二年级老师一辈子都是二年级老师,他不可能说教完小学教初中,然后是高中,最后大学研究生博士,他们多年的舞台就是那三尺讲台!
这就是老师的悲哀,所谓的教学相长不过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人。而能够有所作为的都属于少数人,于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老师就是能够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老师。
其实我在生活中的老师很多,我是一个好学的人,也早已将终身学习的理念根植于大脑,所以,我是不在乎学习的对象的年龄,性别,美丑的。能通过观察,分析出某人的一点优点,我就要学,可以是模仿,也可以是抄袭。只要能学到新东西,为什么要在乎这些次要的东西。但我依旧是一个不合格的学生,我学到东西会非常浅显,流于表面,就有点像只看到了冰山一角!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来自于内心的——傲慢。我把学到的信息然后转为行动比作计算机原理,当一个有用的信息输入大脑时,正常的步骤是解码,然后重新编码,之后输出;但那种固有的傲慢就像是病毒,解码时只有判断条件“老子是最牛逼的”于是,解码总是停留在最浅显的表面,更过分的是,在重新编码时,又用自己的偏见进行解读,如此你看,输出的内容怎么可能独立客观。原来做一个学生也不容易啊!
我认为最好的老师是能够和学生教学相长的老师,说到教学相长,他似乎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但我认为,哪怕是几千年来,也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其精髓。当然我也不敢说我有独特的洞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一天我读《七年就是一辈子》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概念“反向塑造”,这或许就是对教学相长最好的理解吧!
那么,到底什么叫反向塑造??大家上学时可能见到这样一个现象,教重点班的老师一直在教重点班,教普通班的总是在教普通班,你有没有思考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他真的合理吗?
这个其实可以用反向塑造来解释,教重点班的老师面对一群优秀的学生,他们爱思考,爱提问,在这个工程中,总会有那么几个问题会难倒老师,于是老师为了不在学生面前丢脸,就得自己回去用功,这样,时间久了,老师的水平不也跟着提高嘛!于是他会继续带重点班,这是不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再反观普通班的老师,他们也想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但无奈学生不能吸收,那么下次,他就会减少课程内容,因为有些东西,讲了也没用!这样下去,老师的水平是不是会越来越差,同上,这也将是一个循环。
是啊,我们以往都会认为,是好老师教出好学生,但为什么不可以是好学生训练出了好老师呢?我们其实都在相互塑造!
基于这个理论,那篇文章最后得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结论:永远永远不要免费!!学生对你的期待高,你被塑造的可能性就更高,因为如果你总是一成不变,那么你的付费课程就没人来了,于是你必须倒逼自己成长。付费就是双赢啊!
用这个理论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高校的老师都很水了,因为学生水啊,学生不把学习当回事,老师也很难成长。
同样的,生活中的反向塑造也太常见了,仔细思考一下,父母教育子女不也是反向塑造的过程嘛!所以你看,你不成长,毒害可不止你一个啊,甚至还可能是好几代啊。创业公司不也是嘛,要不遗余力的让你的员工成长,因为这也是在塑造自己的过程!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反正就是个人成长很重要,个人成长很重要,个人成长很重要。而且他将贯穿你的一生!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其实你看,我表面在讲老师,其实主题和其他文章一样,永远在讲:个人成长!他将是每篇文章的中心,也是我个人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