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好几本稻盛和夫的书籍,虽然没有看他的人物传记,但我们都知道,那行优秀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些值得我们了解的故事。
稻盛和夫年轻时候的故事也很传奇。
比如被石蜡绊着、差点摔倒的一瞬间,他得到了精密陶瓷中划时代的新材料镁橄榄石合成方法的发明灵感。
当他看到高温炉中板状陶瓷零件像鱿鱼般翘曲时,突然产生用手从上面压住的冲动,从而获得灵感,干脆利落地解决了重大的技术难题。
稻盛27岁创业,因为不知如何正确经营企业而苦恼时,他又获得了灵感,确立了在经营中判断一切事物的基准——作为人,何谓正确。
京瓷初创时的28名员工中,20多名是高中学历,稻盛自己也只是一所地方大学的毕业生。
在处理11名高中学历员工集体辞职的事件时,稻盛毅然放弃了“技术问世”的创业目的,“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这一伟大的公司理念诞生了。
京瓷发展壮大,稻盛先生忙得不可开交时,他又从孙悟空拔毛吹出分身的故事中获得了灵感,创造了“阿米巴经营”模式,实现了真正的全员经营,奠定了京瓷、KDDI稳步快速发展的基础。
很喜欢他曾说的一句话,内心不渴望的东西,不可能靠近自己。
所以今天说说稻盛和夫小时候的故事,让我们“靠近”一点稻盛和夫。
自从少年时期罹患肺结核,稻盛和夫的身体很容易失调,一不注意就会发热。
所以,从学生时代开始,稻盛就养成了凡事早做准备、尽早完成的习惯,这一习惯在以后企业经营的现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较于性格谨慎、有点胆小的父亲,母亲的性格却总是乐观豁达。不管什么事情,她都看好的一面,总是积极向前。在许多事情上,她会鼓励畏首畏尾的父亲,有时候会在父亲背后推一把。
对稻盛一家人来说,母亲是太阳般的存在,始终温暖地照耀着其他人。而且,由于她性格外向,待人亲切,父亲经营的印刷作坊的员工们也很喜欢她。
不管身处何种逆境,我都能保持开朗、乐天的心态,这种性格一定是从母亲那里继承来的。
孩提时代,稻盛打架打输了哭着回家时,母亲总要问清打架的原因,并对稻盛说:“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的,那就再去打,到打赢了再回来。”说着就把手里的扫帚塞给稻盛,把稻盛从家里撵了出去。
父亲是不一样的方式。
小学时代,稻盛是所谓的孩子王。
有一次,稻盛和小伙伴们欺负班里的一个富家子。这是因为,班主任老师对这个孩子的偏心态度和对我们这些“坏孩子”的态度比起来,差别实在太大了。
例如,稻盛和其他伙伴在课上举手提问时,老师根本不搭理,但当那个富家子提问时,老师却耐心讲解。家访的时候也一样,到我们家时,只在家门口站着聊上几句,到那个孩子家时,却进屋一边喝茶一边谈笑。
这种不公平的事情让稻盛义愤填膺,于是和小伙伴们埋伏在从学校回家的路上,等到那个富家子经过时,几个人围起来欺负他,把他弄哭了。
当然,稻盛很快就被老师叫去激烈斥责。“老师偏袒那个孩子不对!”
当稻盛提出异议时,老师怒斥道:“不许顶嘴!”,并给了稻盛一拳。学校把母亲叫去领稻盛回家。
晚上坐到饭桌旁,已经听说此事的父亲问稻盛:“今天是怎么回事?”
稻盛说明了事情经过,并说“老师偏心不对”。
父亲只喃喃说了一句:“你做了你觉得正确的事情咯。”接着什么都没说。
父亲默认了稻盛小小的“正义”,这让稻盛很开心,同时也觉得这样的父亲是自己的靠山。
由此可见,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多重要。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仅是耳濡目染的,是言传身教的,更是日积月累的。
最后,用稻盛和夫的另一句话结尾,送给大家: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就是人的内心。
走不出自己的执念,到哪里都是囚徒。
心若有光,世界处处是光明。
-End-
人的一生是努力减少遗憾的过程!
看见自己,只为看见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