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When the directionof the mind toward the object is sustained, the ideas and memories of the past gradually recede. The mind becomes crystal clear and one with the object. At this moment there is no feeling of oneself. This is pure perceptions.
心识维持专注朝向对象时,过去的想法和记忆就会逐渐模糊、淡去。心识将如水晶般晶莹剔透,与对象合一。此刻,没有自我感。这就是纯粹感知。
Some of these influences may have no validity. Others may now be redundant.
其中的一些影响可能并不正确,另一些影响又可能不需要。
Spontaneously:英[spɒn'teɪnɪəslɪ] 美[spɔnˈtenɪəslɪ] adv. 自发; 自然; 自动; 自然地
Redundant:英[rɪˈdʌndənt] 美[rɪˈdʌndənt] adj. 被裁减的; 多余的; 不需要的
摘自《瑜伽之心》
德斯卡查尔著
1.43 当心与专注的粗糙对象达成同一,且不掺杂着名称、性质和知识的意识,只留下对象本身,这被称为无寻三昧。
正如钵颠阇利所说的,我们所有的普通意识都是由“名称”、“性质”和“知识”复合而成的。例如,当看到一张桌子时,我们意识到:(1)这个对象的名称(“桌子”),(2)对象的性质(它的大小、形状、颜色、木质等等),(3)我们自己有关对象的知识(我们自己已感知到它这一事实)。通过专注,我们可以与桌子达到同一,但心中仍然留有“名称”、“性质”和“知识”的混合物。这是最低层次的三昧,即“有寻三昧”(savitarka samadhi),意思是“有所虑”。只有专注对象为粗糙元素,即现象的最表层,才可以用有寻(savitarka)一词。
在所谓的无寻(“无虑”)三昧(nirvitarka samadhi)中,我们达到了更高的阶段。现在我们与专注对象的同一不再夹杂着名称、性质和知识的意识。换言之,我们最终能够平息由我们对对象的反应所产生的意识波动,只认识对象本身,活用康德的话来说,即只认识“物自体”。康德说的得很对,“物自体”不可能通过感性和知性来认识,因为感性和知性只能向我们呈现它们关于对象的主观反应。他写道:“我们仍然完全不知道脱离了我们的感受性的对象本身是什么样子。我们除了知道感知它们的方式之外一无所知;那种方式是我们特有的,但未必是所有存在物共有的……”除了感性和知性以外,康德不承认其他任何经验的有效性,因此他只好得出结论说,“物自体”是不可知的。在这里,钵颠阇利与他的观点并不一致。钵颠阇利告诉我们,存在着一种更高级的认识,一种超越的认识,它超越了感性知觉,通过它可以认识“物自体”。当然,这也是每一种宗教的神秘主义者都会作出的基本宣称。
摘自《现在开始讲解瑜伽-<瑜伽经>权威阐释》
斯瓦米•帕拉瓦南达【印】 & 克里斯多夫•伊舍伍德 著
1.43 当记忆被净化了,专注事物的知识就会独自发光显现出来,对于其名字和特质已没有区分了,这叫作尼维塔卡三摩地,或称作无法推理的三摩地。
当记忆被净化了,或无法区分其特质了,那么只有冥想在那件事物的知识上。别管声音、事物,你只有知识。从某方面来说,它给了你知者的知识。
摘自《沙吉难陀大师讲述巴坦加里的瑜伽经》
陈景园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