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轻音乐w:Letter
关键词:信;真实;读书;海莲•汉芙
忘了在哪里看到或是听到过这本书的名字,那日下午偶于书摊上看到,似乎以前就想一看但后来却渐被忘却的打算又浮现于脑海,于是买下后便一口气看了下来,一如畅饮,淋漓不尽。
> 信
初看的时候还未知这是一本由信件组成的书,开篇很是平常——一封寄往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信,信的内容也很简单,关于买书的。一个爱读书好旧书的买书人,一间活脱从狄更斯书里蹦出来的可爱铺子,一段羁绊由此展开,近二十年的通信往来,跨越了地域的阻隔,横亘于永存与流逝的时间。
若是如我第一次这般一口气看下,读到最后,会有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过往的一封封信件,承载着一份深厚的情谊,也许作者哪天真的去往了伦敦看她那间小书店,与她的书店朋友们聊天说笑,也许之后还会是以这样的形式买书售书,似乎将会永远如此的温馨日常,却未料到故事的结尾猝不及防,一如一个人的遇见,一个人的消失一样,不可牵强,无可逆转。
感谢于通讯发展迅速的今天,邮政还未消失,否则信的妙处倒是很难体会得到了。古时飞鸽传书,鱼传尺素,一封信的传达也许需要几天、几个星期,甚至更久,除却战情的书信(这种情况下自然是越快越好,并无多少妙处可言),普通朋友、家人亦或两情相悦的男女之间,从一封信寄出的期待,到一封信抵达的欢喜,不同的人,同样的时间,同样在等待,等待中绵延出万千滋味,对于寄信人和收信人来说都是如此,一些情感得以在如此缠绵的时间里发酵成酒,变得更为醇厚。快有快的好处,慢有慢的情趣,而有时候往往需要在时间的沉淀中看清情感的真实,不为虚浮的表象说服自己已经抓住了幸福的本质。写信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便是你我的字迹,不论是一笔一划还是笔走龙蛇,代表的是写信的你,每一笔都倾注着你的思绪,正所谓见字如晤,同样的道理。也许还会有一些书写习惯、手绘表情,又或是于排版上的不同(如仿古),每一处不同都表现出写信之人的个体特性,这也是为何信件上的字看起来会比电子版本都一样的字体更为亲切的原因,它有更多真实的痕迹。
我想分隔两地的朋友通过信件往来的现在也不会很少(比如我也有),相比于电子通信,笔友之间的联系或将更为长久,它不会占用你生活中的零碎时间,而是让时间在信的往来路途中一点点积攒,伴着你等待时的期望。也许你会专门选个时间,一个午后或是一个晚上,展信默读,一遍两遍,方提笔回应;也许写完后还会一改再改,或字不够好,或句不达意,不厌其烦,这份回应,深思而精致;也许你读完来信后兴味当头,提笔一挥而就,如同将此段时日里的思绪都付其中,这份回应,自然而真挚。
一张明信片,一笔一划的用笔写下,哪怕只是一二句平常的问候,读来也倍感温暖。
> HH
我喜欢书里海莲•汉芙于信末尾的这个署名——HH,也许看着简单亲近,也许本就没有什么理性上可说的原因,只是喜欢而已。
这是一个可爱的女人。
不知是海莲•汉芙原有的个性如此还是有部分翻译的原因(不过我也喜欢这版翻译),亦或两者皆有,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稚气”与活力,如同一个少女。读后续他人评价的文章时才知道海莲•汉芙那时已经三十有余(说不惊讶是骗人的)。文字或可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至少有作者所奉持着的观念与标准的体现,还有那些于字里行间中不自觉流露出的,现实生活中隐藏起来的真实想法,就像从文章中细致的笔法可看出作者心思的细腻敏感,较少有绝对的话语是因作者持有谨慎态度一样,有的人文风如人般干脆利落,有的则细腻缠绵如春雨,如此种种,可窥一斑。有时候看书,在还未涉及到观点时便觉得作者这样写与自己意气相投,大多是因为写作风格、文章字句上和自己相似,有种亲切与熟悉的存在,如同遇到性格相投的朋友一样,一拍即合。
说到读书,海莲•汉芙喜欢读旧书,记笔记,买读过的书。
我喜欢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我爱极了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
那种感觉有些特别,很有意思。以前在图书馆读过一本《老子》,封面有些破旧,估计已经很久了,书中不同章节旁都有一些注记,可以看出这些注记里至少有两个人的笔迹,有的是思考,有的是疑问,有的是个人的观点,有对标注下的问题的回答,也有对最初注记人观点的反驳,一场跨越了时空的对话,观之如面对面的畅谈。边读《老子》边看着这些注记,很是奇妙,文字的永恒也在于此,不受限于时间与空间,将人与人的距离无限拉近,思想的交流可以是超越时空的。
我想真正喜欢的书,是一读再读也还不够的。
PS:再读的时候还是会看着看着笑起来hh,书中提到的关于一些著作也有作者的评论,虽然很多没看过但好像有的挺有意思,像《假想对话录》_(:3」∠ )_
另:同名电影也很好看,HH终于去了伦敦,可惜已至暮年,斯人不再。英文版的我还没找到,这是一本看完后还想看原著的书,一些感情并非轰轰烈烈,也摄人心魂。
20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