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政治家、文学家吕坤曾言: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在当今时代,人们开始看重学习,看重知识技能的提升,为实现梦想,都在努力地奋斗着。有进取心是好事,但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看不到前景,人们常常会陷入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中,以致于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半途而废,甚至失去人生的目标和方向。
现在我们就如何长期坚持来解读《刻意学习》这本书。这对于我们如何完善自我,如何获得学习的动力,如何持续行动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在作者Scalers持续行动的事例阐述和启发中获得坚持不懈的力量。
作者Scalers,清华大学学霸,持续行动践行者,ScalersTalk成长会创始人,1000天持续行动计划发起人,游走在口译世界的IT从业者。作为理性的思考者和干脆的行动者,Scalers善于借用数理学科的概念工具去思考和破解个人成长的问题,也凭借自己强大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提出了很多成长过程中的灼见,例如“输入驱动输出,输出倒逼输入”,“N阶持续行动”,“学习的‘黑盒’与‘白盒’”等。在持续行动上,依靠行动和学习双系统,实现了认知的升级,成为了领先的少数人。
该书由李笑来(著名天使投资人)、古典(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的作者)、采铜(畅销书《精进》的作者)、万能的大熊(畅销书《格局逆袭》的作者)为本书分别做推荐序言。对作者书籍及作者持续行动1000天所带来的成长中的理论给予了充分肯定。下面我们就《刻意学习》中的持续行动的理论作如下解读。
一、理论与实践
1.N阶持续行动
N阶持续行动者和1000天持续行动
书中开篇即提出问题:为什么学习了那么多道理,还是没有进步?为什么行动了那么长时间,还是没有质的飞跃?为什么努力了那么久依然没有看到成长的收获?
作者根据自己持续行动1000天提出了一条理论:
N阶持续行动者:
一阶行动者:一般人能持续行动10天,算是有点儿体验,瓶颈在于执行力;二阶行动者:基本是能持续行动100天,能改变几个习惯,具备一定持续行动能力与体验,在行动的领域也会有一些积累。瓶颈在于学习系统和格局。 一旦到了二阶人们应马上打开格局,升阶行动,否则就容易停滞不前。三阶持续行动者:能行动1000天,3年可整体上一个台阶,能真正见证到一些改变和突破。瓶颈在于重构和创新。此阶行动者容易形成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需要调整策略,因为你必须先遵守才能谈自由和灵活。
书中作者根据N阶行动者所经历的持续行动的期限和遇到的瓶颈给予了中肯的建议,他提出的理论对我们的成长,尤其是写作初期的小白是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的。
1000天持续行动计划:用一个更大的格局和广阔的视野引导我们行动,从而持续稳定地专注打磨自己的核心能力。行动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1阶段:初始开局阶段(0—300天)主要任务厘清当前的处境。一旦了解自己的现状,就不会盲目自大妄自菲薄。这个阶段会发现越深入越懂得不多,会产生退宿的念头。第2阶段:中盘持续阶段(300-600天)开始基于结构构建。中盘是长跑,要抵御放弃,拼的就是坚持。同时,初始阶段基本稳定后,就开始加载任务。第3阶段:突破创新阶段(600-1000天)解决三个问题。首先,路径依赖的问题,跳出固定模式,好的保留,不好的要注意控制和改进。其次,思维惯性的问题,根据新环境做出改变,格局和形势也会改变,需要为未来做新规划。最后,自我摧毁的问题,当我们变得更好,而潜意识没有接受时,就会搞砸计划回到原来的自己。”
2.成长双翼:行动系统和学习系统
力和系统的关系:构建体系,支撑成长
(1)成长双系统:成长由行动系统和学习系统支撑组成,二者互为依存共同构建了成长的体系。
行动系统主要解决我们行动方面的问题,行动系统需要确保我们如何持续不断地做、状态稳定地做、抵抗风险地做和机动灵活地去做;学习系统主要确保如何学习进步的问题,包括在实践中勤总结,在学习中建体系,领域中找关联,视觉中常切换。”
(2)黑盒与白盒
系统有什么作用,可以从两个视角解读:黑盒视角和白盒视觉。
黑盒就是你使用一项功能,会用但不知道怎么实现,原理如何。你把它看成盒子,里面对你而言不可见,用黑色表示。白盒,你知道功能的原理、逻辑和流程,内部对于你可见,用白色表示。作为黑盒,核心在于,系统可以减少我们有意识的显性参与,促进直觉的培养和形成;作为白盒,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系统的设计者、建造者和运营者。
力有什么作用?
把‘力’当成黑盒,力在我们成长中是武器和执行的抓手。力可以让我们摆脱自己的困境,走出惰性的泥潭,打破拖延的诅咒,进入一个新环境。把‘力’当成白盒,力怎样让自己爆发,如何让力不轻易衰减,那么个人需要做什么才能让自己更有力。
故而,系统是内功,力是外功。内外兼修,缺一不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系统的构建需要力的投入,力的输出需要系统支撑。如果把‘学习’‘行动’以及‘力’‘系统’做一个组合搭配,就可以得到‘学习系统’‘行动系统’‘学习力’和‘行动力’四个概念。而这些也是成长系统中非常基础的要素。
行动系统是我们的引擎,学习系统是我们的导航。两方面统筹协调,才有更长足的进步。
3.成长来自持续地行动和学习
输入驱动输出,输出倒逼输入
输出是一种外在的、可呈现的形式,我们工作的产出、写的文字、做的事说的话、表现都可以看出是输出。持续行动就是持续输出的艺术和技术,持续行动就是我们如何每天不停地把我们的想法、思绪、储备整理出来。
输入是启动大脑,往大脑里写入有效信息的过程。输入时内部体系构建的关键,我们要通过逻辑将零碎的信息理念构建成体系。
倒逼是利用行为模式和逻辑特点驾驭之,并形成一种夹逼之势,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过程。例如:如果需要每天写作做输出,那么需要做事、思考和大量阅读,才能保证我们的供给持续不断。这就是一种输出倒逼输入。把这种思路应用到生活中,就能够产生非常大的力量,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4.
行动力是训练出来的
输出行动力,需要有行动系统提供稳定供给,那构成行动系统的的因素有:
(1)资源投入和优先级:不断取舍、放弃和主线无关的事情,突出重点做减法,把腾出来的资源投入到核心上。
(2)情绪意愿和触发点:行动有时需要情绪触发,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触发点,这可能来自我们的经历、行动、思考或者见闻,也可能需要时间酝酿,累积到一个阈值突然爆发。
(3)进程跟进和追踪记录:当我们开始持续行动时,需要有跟进方式以追踪行动情况,通过数字量化的方式展现轨迹。持续写作就是通过文章把我们的思考总结成文字,日积月累,也成了一本书的基本内容和框架,也可以把记录的信息拿来整理、分析、审视和复盘,有记录的存在就可以很方便的浏览回顾。
(4)打足预留量,兼容突发:在平常行动多往前做,给自己预留一些工作量,时间充裕多写两篇,中断一天,第二天捡起来坚持做,下次不要犯同样错误就行。
二、持续行动的启示和力量
1.持续行动是精进最大的技巧
持续行动就是:首先实实在在去做事情,这些事可能来自我们的规划,来自长期的思考落地,也许是临时的灵感触发了我们的主动行为。其次就是长期持续不断的延续行为,需要每天去做,才能称为持续行动。
我们把每天做的事情做到符合我们自己定的要求,并且能持续地长时间地保持稳定性,如果以这个节奏规划自己的成长,就能保证复利效应,就可以把基础打得扎实牢固。
最大的技巧就是持续行动。与其在技巧上折腾,不如想想你如何将能量提升一个量级,能量的基础就是你的行动量,如果要有能量,最基础、最直接、最朴素的,最实用的就是持续行动。
核心技能是没法通过强即时反馈来构建的。你热爱工作、热爱写作你就必须忍受寂寞,这样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们在做事和写作中,常常希望自己做的事或作品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有效的反馈,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做任何事只要自己认为当下的行动能促进和提升自己,就已经在行动中获得了方法和原动力。所以不要害怕别人的指指点点,你没有那么重要,没有那么多人关注你。做好自己,时刻观照自身行为和内心的统一性,慢慢闲话消失了,而你仍然还在继续成长进步。
2.即刻行动,做高段位的行动者
要触发学到知识的感觉,只要触发到你认为你所学到的知识对你现在的成长有无价值、有用与否的感觉,那么持续行动就会让你的成长真实起来。
作者是受到大熊老师榜样力量的熏染,在14年的第一天写下第一篇文章的,那时才发现一个新世界仿佛刚刚诞生。所见到的精彩他也可以做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与其看着别人的成长去感慨,还不如学习榜样的精神,跟随他的步伐实施自己的计划,去持续行动,去发展自己,去成就自己。
生活中一直存在对某件事感兴趣但自身是零基础的人,但是‘感兴趣’而又‘零基础’的人,问题从不出在零基础上,而是出在自身的主动性、学习行动力以及思考落地方面。输出倒逼输入是很靠谱的方法,自己说了什么就要让自己做到,通过言行一致的训练倒逼你自己不要乱说话,只需要践行。
3.刻意学习,学到真正的知识
成长中,我们要把握成长进步的主旋律,不要去盲目的学习技巧,极力的想获得即时反馈,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完全没有必要。我们应把握自己,用思路去解决问题,同时也不能仅靠碎片时间的学习去掌握知识。知识的学习需要积累,需要搭建学习系统和行动系统相互依存的体系,才能丰富知识的结构和掌握知识的规律技巧。
4. 我们应该用什么心态对待成长
我们成长必然是需要一些系统的知识体系来支撑的,这需要我们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但因为知识所带来的理念和信息我们不一定全面的掌握,这就要求我们拓宽视野去多领域的学习,所以适当的付出金钱和时间去获得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方法,相对而言是值得的,当然成长也会更快。
5.投资自己,坐等风起
投资自己是件稳赚不赔的事情,格局决定我们的眼界。
后记:如果你不做点事,我的文字对你毫无意义
李笑来针对作者的“如果你不做点事,我的文字对你毫无意义”这句话,对读者说了一句中肯的话:“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选择,选择之后的行动,才有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成长。”这句话对我们初学写作的人非常具有警示性,如果只是阅读没有思考,那只是享受阅读,如果有思考,那么你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感悟上升了一个层次,如果你经过阅读和思考也想写一本思想深刻、给人启示和对美好向往的文章, 那么就开始写作、持续写作、寻找定位,这样才能让你的学习和成长变得有意义。
明朝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要想实现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以中国高深的处事和生活智慧,使人受用终身。
结合《刻意学习》一直倡导的持续行动,我们同样也要明白,当我们决定实现志向的时候,就要进行战略能力的储备。就是在你决定开始的时候,制定好自己的目标计划,按照具体可执行可分解可测量的步骤,长期有节奏的规划,把时间和脚踏实地的行动稳定地专注在一个点上,并在这个专注点上保证复利效应,把基础打得扎实牢固,同时在持续行动中不断完成思想和行动体系的积累,提升和形成自己的优势资源,那么每一步的迈进都是向你的目标的靠近。
当然,在行动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惑,受到诸多干扰。比如我们会希望有一些技巧让我们更快的接近目标,或是我们希望我们的付出也能得到一些即时反馈,希望得到人们对自己的关注,这是人性,无可厚非。但是就如写作一样,你热爱写作,你就必须得接受磨砺。与其在技巧上、即时反馈上折腾,还不如放低心态,理性的看待自身行为能力,客观看待外界的评价,主动而持续地完成当天的目标任务。通过时间的积累,把你的行动量在每个阶段提升一个量级,那么你的认识提高了,也把认识的智慧应用到了实践中,你也就会成为写作行业中的佼佼者。
《刻意学习》大部分写的是作者自己坚持写作的经历和感受,用来说明持续行动的力量。持续的行动首先需要的是自己要有一个明晰的目标,做好计划,按照目标计划持续完成,但是不是在开始——执行——努力——失望——挣扎——颓废——放弃——再次开始.....等等的恶性循环中深陷,那么你所有努力都将付之东流。所以,强大的信念支撑、清晰可见的目标、全面的规划、良好的学习心态、持续不间断的行动这几方面的高度统一,才能让你专注于你的目标,才能慢慢沉淀,厚积薄发。
“人的知识是学出来的,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人的境界是修出来的。”掌握知行合一,掌握持续行动,不仅仅靠学习,而是要靠在实践中磨练出来,只有经受千锤百炼,才能透悟人生。
【无戒90天写作成长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