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如果问小学语文或者英语老师,怎样检查学生朗读?答案,十有八九——开火车朗读。
开火车朗读小学语文老师检查学生朗读的常规做法。以学生的座位为一组,从前往后,第一个学生读课文第一段,第二个读第二段,第三个读第三段……非常形象,也是老师的法宝。
可是在日常听课是,我们常发现开火车读课文,效果并不好。参与的是一组六、七个学生,其他组的同学仍然无事可做,或东张西望,或呆若古钟……
这与我们渴求的参与度,背道而驰。
二
打破常规,我们可以采取“接读”的方式。不固定谁来读,而是由老师指定学生接着读。检查朗读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老师先指定一名学生,“小明,请您朗读……”,当读到“……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时,老师接着点名“李高兴,你接着读……”
“接读”的方式,让学生不知道下一个被叫起来朗读的人是谁时,学生就会督促自己紧紧跟着朗读的内容,每一个学生会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
开火车朗读,让每一个学生轮着读,看似公平的,但是我们忽视了学生个别差异。我们在实践中,总会有些学生站起后与读不成调,惹得同学大笑,自己伤悲,课堂氛围没有给予他们安全感。
“接读”的方式,我们可以先让优秀学生先读,做出示范,有差异的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改进自我,教师再去让他们接读,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发展。
四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大声的阅读方式。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
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非常主张朗读。他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有力,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这样,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其材料的意义、气韵、节奏,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觉。
发掘特洛伊城遗迹的德国人希泊来,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天才。他在短短的时间内,学会了许多国家的语言,用的便是朗读的方法。他即使阅读相同的文章,也一遍一遍地大声朗读,一直念到深夜。听说,希泊来数次被房东赶出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结果,每一种外语,他仅用了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就都学会了
检查朗读的方式一改,朗读效果才会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