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有个很活跃的姑娘,她有个两三岁的娃儿,朋友习惯分享一家三口生活的点滴日常,内容多半与一日三餐有关,或是三两张图片,带着些许文艺格调;或是精心拍摄的小视频,简单中透着小心思。小巧精致的餐点,摆在造型可爱的小餐盘里,这是孩子的。大人们的饭食,或简单或复杂,都精心搭配各种碟子,餐桌上永远摆着束干花。羡慕她一日三餐的用心,更羡慕她将柴米油盐姜醋茶变成了琴棋书画诗酒花。关注她的人很多,可能大家都一样,相信美食最抚凡人心。
食物最初是用来果腹的,从逐水而居的原始生活,到开荒种粮的农耕生活,食物被认为是大自然的馈赠。如今,时代的变迁带来饮食习惯的变迁,饮食不仅作为日常所需能量的补给,更是成为一种放松身心的生活方式,人们烹饪时,更加讲究营养搭配,追求舌尖上的享受。然而,吃遍天下美食,终归抵不过家里一米一蔬的诱惑,简简单单,无限温暖。
我最初对食物有特殊的情感是源于我的大姨。大姨生于上世纪40年代,经历过缺衣少食的艰苦岁月。我小时候经常听她讲起那时的事情,全家围坐在一个小饭桌前,桌上只有一小盘炒青菜,家人你让我,我让他,就这样在谦让中吃完一顿饭。每当地里茄子成熟时,孩子们会兴高采烈捧几个回家熬一大锅茄子饭,吃得那叫一个香。有一次,家里难得做了一顿面条,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大姨负责饭后刷碗筷,锅里残留的一小段面条,也被她捏起来吃了......这些场景在我年幼的心灵里一次次被勾勒过,直到现在已过而立之年,我依然记得。可能是对粮食的敬畏之心在年少之时就埋下了种子吧,我吃饭很少挑食,也几乎不浪费粮食。
今年年初,疫情突至。病毒来势汹汹,人们开始居家“隔离”。平时习惯了脚步匆匆地上班,应对各种人情世故,现在突然在家闲下来,做好一日三餐就显得格外重要。那段时间我常常打开冰箱门,对着屈指可数的几样蔬菜发愁。小区封闭管理,超市更是不敢多逛,买菜便成了麻烦事,家人在微信群里调侃道,吃饭一下回到了“计划经济”。是啊,做饭从来没有这么“费心”过,盘算着炒盘土豆丝,还要想这颗土豆是不是太大了,家里屯的各种干菜也终于派上用场了。浪费粮食的情况,根本不会存在,家人个个都是“光盘行动”的践行者。如果哪天采购食物回来,就小心翼翼地一样样放到冰箱里,敬畏感、满足感、幸福感油然而生,从来没有对食物这样爱过。这段时间,觉得做出的饭菜也格外可口呢,菜肴盛在精致的碟子里,若再照着网上学上几个复杂的菜品,再好不过了。在食物的氤氲香气中度过了那段忐忑的日子。
如今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泛着烟火气息的生活又回来了。商场、超市、菜市场再度热闹起来,购物重新变得简单。但有了这段经历后,希望人们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对食物的敬畏感一直都在。